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发烧友首先应是个音乐爱好者

2009-8-11 09: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46| 评论: 0

发烧友首先应是个音乐爱好者

“音响沙龙”新开张,作为一名老发烧友是很兴奋的,上海又多了一个供发烧友发表已见的讲台,真是可喜可贺。

套话表过,言归正传,主编找到笔者,要笔者谈谈几十年发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称无线电爱好者更确切)的心得经验。老实说起初甚感为难,因为越是发烧时间长了,越觉得难以提笔,因为越是发烧时间长了,越觉得难以提笔,因为瞎扯一气会造成误导,在发烧中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别人能到达罗马的路,而你可能行不通,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一条通达罗马的路,哪怕是羊肠小道,只要能找就行——总之把器材的声音玩靓。

对于发烧,许多人觉得其讨论的范畴仅限于器材。其实这是一种本未倒置的观点,想一想我们出于什么目的而发烧似乎就不难明白。我认为发烧友首先应是个音乐爱好者,因为只有爱好音乐才会想听,才能坚持听,不管哪一类音乐,古典、JAZZ、流行、民乐、戏曲……只要您爱听。

  

有人说,我是蛮喜欢听,但就是听不懂。不搭界,“蛮喜欢听”就说明您从某种意义上讲已开始懂了,因为音乐的旋律亦或节奏产生共鸣,所以您才会产生蛮喜欢听的感觉。当您听到一段舒展、优美的音乐时,可以想象是风平浪静的蔚蓝大海,点点白帆在……也可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群羊儿在……而我们为什么要去区分谁的想象更正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区分谁的想象更不正确。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认为一切听其自然更好些,因为我们毕竟不是音乐专业人士,而其实作曲家也没有用文字来解释他的每个乐句是什么含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音乐也就不成其为音乐了。从蛮喜欢听开始,逐步您会年二些作曲家的背景资料,以及具体乐曲的写作背景,进而您还会学习一些有关的历史知识,于是就慢慢懂起来,从一个普通的欣赏者蜕变为行家进而手。如果再学些乐理知识,欣赏起来就更是得心应“耳”,当然这一切都是就业余而言。

         

听音乐应多听自然乐器演奏的音乐,在获得一定经验后还要建立起自己的听音标准,不过所有原则要依据自然乐器,而不是电子乐器。当然电子乐器的演奏也可以听,但应持另一种欣赏角度。决不能拿一些效果片来当音乐听,也应少买效果片,因为好的效果生只要有1-2张以备不时之需就可以了。

其实,通过音响器材所表达的音乐,不管器材多么贵,不管您玩得多么靓,那只是录音。有人把它称为“罐头号音乐”,我认为很帖切,因为再好再新鲜的食品都已被食品厂加工过了,原汁原味已经不可能。演奏经录音重放,再有放音环境限制等,您想想能保持原现场演奏效果几成?所以要听原汁原味的音乐,只有到现场音乐会去听。说严格点在声学环境不太好的剧场您还是听不到原汁原味,那么只有去音乐厅,而且应尽量离乐队近些。听现场音乐会对一名发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真实演奏现场所得到的聆听经验才是最正确的、最可靠的,也只有依据这里的聆听经验,您才有可能建立正确的听音标准,才能在调校自家音响系统时有个参考,才能正确地配置音响系统。

日本Stereo Sound杂志把资深发烧友称为“唱片演奏家”,我认为这是很形象的。发烧友首先要喜欢听(演奏)唱片中的音乐,这样才会为家中听到正确的、好的(演奏好)音乐而努力玩好自己的音响系统。

来源:出自《音响沙龙》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