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查看内容

No.1新闻转播车之标准化概念

1970-1-1 08:00| 发布者: | 查看: 3261| 评论: 0

编者按:在《拷问中国造新闻转播车》一文中,作者提出“采访车+卫星车”多车集连工作模式,以及小型化、网络化、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引起了业界的关注。面对当前国内的装车“热”,他们冷静思考,结合实际提出标准化的装车概念。

业内称之为中国造No 1新闻转播车,上路已经有三个月了。
这是湖北电视台专门为新闻制播设计的转播车,其中融入了诸多以往不曾有或很少有的,同新闻制播流程、节目形态相关联的设计与思考,在装车技艺和做法上也有着诸多第一次。譬如:是第一辆用奔驰416CDI厢式车在国内组装的电视车,是第一辆小型化设备配置且具有发电功能的数字车,是第一辆按制播流程设定为四工位标准的新闻车,在工艺和技术上,第一次在工作区和设备区分用阻燃毯料和金属材料装饰,首次增加气囊减震并将微波摄像机的天线升降竿由车前移到车后……。的确,设计实现了个性化,然而如何确保这些“个性化”以及诸多的“第一次”符合标准,又合理有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非简单迁移
转播车设计,主要包括车系统和车组装两大部分,它与一般的演播室系统设计是不完全一样的。其中,哪怕是增加一个通道甚至很小的一项功能,都不是增加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诸如“车内空间”、“车载重”等与车相关的因素,都会制约我们的设计和想象力。因为,转播车系统并不是把所需设备往车上简单地迁移。
因此,这辆No.1新闻转播车,在大方向上,我们注意了这样两点把握:一是要超越一般演播室和转播车系统设计,实现新闻车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要掌握标准化装车工艺,让“个性化”的新闻车符合标准,安全可靠。
电视转播车,尤其对于多功能高性能要求的转播车,日前在国内组装整体水平上同国外相比尚有些差距,强调装车工艺标准化,减少随意性,显得非常重要。

何谓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在转播车设计和车组装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技术要求,以及指导我们的工艺向导和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标准应该是衡量你的设计和产品质量的准绳,是实现你我他多方合作和信息交换的桥梁,还是协调和解决问题的量规。我们认为,掌握“标准”,举纲张目,既满足个性化需求,又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真正达到“为新闻量身定做”之目的,甚至还能得到“副产品”—完善标准。这或许是中国造No: 1新闻转播车能够提供的另方面的经验。
无须置疑,“车载重”“车空间”这两个标准值,是最为重要的,小型车更是如此。这一点,我们在实践中感受非常深。因此,在标准环境里,我们特别提出了小型化设计概念,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件所选设备的重量和体积,车内装饰、机械结构、供电系统以及车体改造所需附件其重量都落实到了“锣钉级”。我们参照国标GB/T-12503-95《电视车通用技术条件》,明确车体乘载性能和平衡性能,提出其乘载余量要大于20%。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设计上提出车内要留有四工位空间等一系列属于新闻转播车的个性化要求。

个性化设计
的确,新闻转播车在功能要求上,同其它转播车是有些不同的。它面对正在发生的、正在进行中的事件,要能够由停止的静态迅速进入到动态的新闻现场,又能够由动态转入到相对稳定的制、传、播状态,小巧、机动又要多功能,是其基本要求。目前,业界对新闻车尚无明确和统一的配置标准,湖北台根据现实需求,提出“四个必备”:一是小型车体且必备发电机,实现快速反应,以及对现场动力要求的支持;二是“3+1”系统配置(必备一个无线摄像机),实现既可“多机工作”又可灵活“离车工作”;三是“4工位”配置(必备导播、音响、字幕、放像工位),实现既可一般制作又可现场直播(一次合成);四是多功能通话和通讯配置,实现车系统间或同演播室间的互通。
此外,作为新闻车配置标准,在“采、传、播”、“现场照明”、“环境温度”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另外,在装车过程中,根据“标准”新变化,我们与时俱进地做了细化和完善。
譬如车内装饰,我们提出全部装饰材料应该都是阻燃环保型的,除了做到“三无”标准—无污染、无变型、无异味以外,我们把原来要求的“五防”—防火、防水、防静电、防电磁干扰、防尘,增加了“两防”—防污染、防辐射,提高“标准”用“七防”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
再如,为了能够灵活的“离车工作”,在“3+1”系统中配置了一台无线摄像机,为确保其信号不间断地进入系统,我们提出了“增加七米升降竿和天线,要求抗干扰强、支持COFDM多径接收,并在移动中保持接收到稳定的视音频信号”的要求,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求“增加后挂录像机”,用磁带同时记录这台“突前”重要机位的镜头画面,做到万无一失,其个性要求意味深长,这也是新闻的特殊性决定的。
因此我们又说,一些特殊需求不能被常规标准所束缚,在组装新闻车时尤其应该注意。综合性考虑
其实,车系统在“道路行驶”、“配重平衡”、“防水防雨”等方面,都有应该严格遵循的重要标准,因为,安全、可靠、实用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就技术和标准而言,装车涉及到很多方面,更应该综合考虑,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所列出的技术和内容,尤其应该注意:
(1)汽车技术:车底盘的载重及其弹性、压力、长度,这些规定标准和标称值,涉及到如何正确进行车体选型。(2)车改装技术:车系统不是把演播室搬上车,车内如何配重实现平衡,如何布局实现空间的最佳利用,是最要紧的。(3)机械加工技术:车改装中有大量的如电缆盘、机架等金属构件的精加工,其工艺标准不能忽视。(4)电工技术:车内涉及如强电(380/220V进入)弱电分配,以及发电机、安全接地等问题。(5)空调技术:涉及到流体力学,我们采用的是“高风速、低风压,直吹系统”,它具有较好的降噪性。(6)电视技术:涉及到系统格式,如VTR格式、DVB格式、数字16:9或4:3,以及系统同步、锁相、定时等标准。此外,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如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讯技术、通话技术、传输(微波、卫星)技术,以及节目制作、收录发技术,等等多个方面和标准,这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我们力争在标准化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设计,并尽力为标准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如:系统简洁、可靠、实用,建立功能、技术、投入三者统筹的思想,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技术性能;车配重要通过严格的三C认证,同时要考虑留出安全余量和最大使用空间;车体增加减震气囊,既使行车舒适,又增加车载重量让“微波天线”后移;标准供电(220V/380V)又增加发电机,总功率确保冬天供暖和夏天降温之需;“七防”标准工艺生产,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车外板”工作模式,实现他车互联、演播室互通,并扩展了车功能;外包装和内装饰模式,我们选择了工业装饰,因为它较家庭装饰更有数字韵味,等等。

在这里,我们强调标准化,是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种车辆才刚刚上路,在一些场合的确有不符合“标准”的个性说法,甚至出现将承重的机架前移到车前桥上的概念做法。假如将其变为现实,可能会给你的车带来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倡导的个性化设计,应该是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把握好“标准”,不光可以使你在组装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而且可以真正使你的设计有个性,既符合本台实际,又有高的性价比。
也只有这样,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转播车才能逐步“标准”,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这一切,理解起来不难,可真正做好不容易。(来源:依马狮网)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