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万利达发起可录DVD普及风暴,一款新机型价格降到1999元。6月,长虹宣布,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忙碌,其可录DVD完成了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全国主要城市的排兵布阵。而飞利浦也于近日宣称,今年将把中国可录DVD市场当作重点来经营。针对企业的动作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丁康元称,2004年将是中国的可录DVD元年。
可录DVD尽管前景广阔,但市场并没有大规模启动,仍需迈过“三道坎”:打破价格瓶颈,提高认知度,提升城市渗透率和商场覆盖率。 处于产品导入期 国外权威研究机构认为,目前全球传统DVD市场处于成熟期,预计200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衰退期。替代产品的发展将会非常迅速,由此可录DVD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 IDC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随着可录DVD的平均价格从2002年的每台699美元降到2007年的每台126美元,播放和可录将迅速成为DVD的默认或基本的功能,可录DVD将成为DVD市场最基本的推动力量。 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监测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可录DVD仍处于产品导入期,在整个DVD市场所占的比重很小。但进入3月份后,在各企业的积极推动下市场开始初步启动,到5月份可录DVD所占份额达到0.24%。 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预测,今年国内家庭可录DVD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万台-5万台。 品牌竞争格局生变 越来越多的DVD生产企业开始投入可录DVD的生产,可录DVD品牌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品牌竞争格局的变化表现在:一是从2003年一季度LG、步步高和厦新的“三国演义”演变为2004年一季度万利达、飞利浦、步步高、LG、松下、夏新的“六国争雄”。二是从2003年一季度LG和步步高的“两强争霸”演变为2004年一季度万利达和飞利浦的“后来居上”。 品牌竞争格局变化的原因在于各品牌产品投放和市场推广力度不同:2003年一季度,中怡康监测到仅有LG、步步高和夏新等品牌4个型号的产品投放市场,而到了2004年一季度共有6大品牌的新老12个型号的产品在角逐市场;同时,万利达、飞利浦的市场推广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品牌。 进入2004年第2季度后,长虹和金正也推出了可录DVD。可以预料,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陆续推出产品,这将促进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变化。 国内企业向DVD+RW靠拢 目前业界为飞利浦、松下、先锋各自旗下的DVD+RW、DVD-RAM和DVD-RW三种可录格式标准争论不休的时候,国内DVD生产企业已悄悄地向DVD+RW阵营靠拢。 由于中国是DVD+RW的主要片源市场,且DVD+RW格式兼容性好,易于操作,也受到国内主要DVD生产厂商的接受与推崇。可以预测,DVD+RW格式将在中国市场占据主流地位,并有望成为行业新标准。 而从国际范围看,索尼、惠普、飞利浦、三菱、汤姆逊等国际巨头都是DVD+RW格式的采用者,2002年8月,由飞利浦、索尼、戴尔、汤姆逊、惠普、三菱、雅马哈、理光8家核心公司联盟其他60家世界顶尖的硬件和软件厂商成立“DVD+RW”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携手推广DVD+RW刻录格式,DVD+RW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市场启动要迈三道坎 尽管可录DVD前景广阔,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目前可录DVD视盘机市场仍未大规模启动。原因有三:一是可录DVD价格偏高,并且仍在走高,此为阻碍市场启动最重要的原因;二是消费者对可录DVD的认知度低;三是尽管一年来可录DVD的城市渗透率和商场覆盖率提高较快,但其城市渗透率和商场覆盖率仍然偏低。 可录DVD市场发展要做好下列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大力提高消费者对可录DVD的认知度;二是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可录DVD的价格,以此来启动市场;三是加大可录DVD的市场推广力度,开拓市场。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