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星期天的夜晚与蒙特共度

admin 2009-8-11 09:40 1116人围观 新品

皮埃尔·蒙特与旧金山交响乐团1941至1952年的实况录音

  贝多芬、莫扎特、格鲁克、海顿、理查·斯特劳斯、瓦格纳、李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罗西尼、昂布鲁瓦兹·拉玛、杜卡斯、梅西安、西贝柳斯、韦伯、苏萨、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弗朗克等人的作品

旧金山交响乐团 指挥 皮埃尔·蒙特

MUSIC AND ART CD 978 lt;10CDs 734.16mingt;

  这里所说的“星期天的夜晚”指的是旧金山的“星期天夜晚音乐会”,由Standard Oil赞助。音乐会有着许多限制条件:音乐会没有广告,任一曲目的演出时间都不能超过20分钟。这种时间限制一直被严格执行,唯一的例外是弗朗克的交响曲,据说这是赞助商献给指挥蒙特的71岁生日礼物。20分钟的时间限制使得唱片中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成了拼凑的版本,由时隔3年的两次录音组成。这一套10张的唱片能够面世纯属偶然,要将如此多的从未谋面的录音资料收集整理出来已属不易。与蒙特的那些录音棚作品相比,这里的实况录音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形式更为紧凑,音乐语言的表达更为洗练直白的佳作。唱片的音质没有问题,转制时母带的表面噪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尽管在一些早期的录音中存在声音模糊的现象,但是录音资料的保存情况不错,加之又是来自蒙特的珍贵录音,因此值得推荐。

  整套唱片收录了超过12小时的音乐,要详细介绍每一部分有些困难。在此,我只能用简单地勾勒出唱片的概况,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欣赏音乐本身,更是为了显示蒙特在指挥上的成就,让人领略到这位指挥对于音乐透明度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指挥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从头开始,第一张唱片属于贝多芬的音乐。开头是《献给剧院》序曲,接着是那个拼凑而成的《第五交响曲》。《献给剧院》序曲是贝多芬为1822年维也纳的约瑟夫什塔特剧院的开幕典礼而作,蒙特的表现节奏精确、旋律优美。相比之下,《第五交响曲》就有些差强人意,除了上面提到的拼凑问题,在最激动人心的第一乐章,蒙特没有带来气势磅礴的冲击力,整体上多少有些僵硬,缺乏吸引力。除了在行板中的犀利刻画与第三乐章的大气表现之外,乐队也有些杂乱无章。末乐章,整体的平衡偏重铜管部因此富于力度与决心,但是最终的结尾却不够自信。接下来的《普罗米修斯》与《埃格蒙特》开始让我们听到蒙特的风格。《普罗米修斯》的柔板显示了乐队的独特魅力以及他们对乐句结构的精妙处理。《埃格蒙特》的解读充满敏锐的触觉和精湛的技巧,无论是管乐还是小号的音色都别具韵味。蒙特作为乐队的灵魂,出色地调和了听众的口味与自身的特点,既满足了当时一些听众的或许是无聊肤浅的欣赏口味,又从音乐的内在层次中却显示出指挥本人在音乐上透明而直白的特点。蒙特总能很好地掌握音乐表现的尺度,高潮时的重音发挥到极致,又没有夸张的迹象。最后的《莱奥诺拉》在某种程度上是整张唱片中最为内敛的演绎,可能是因为它的录音时间较晚。虽然时间较晚,但是背景存在杂音,否则理应是蒙特的一份相当不错的录音资料。

第二张唱片主要是莫扎特与海顿的作品,还有少量格鲁克的作品。一上来的《唐璜》序曲并未让人眼前一亮,听起来好象过于松弛。但是,随后的《哈夫纳交响曲》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是倾向于内敛的表演,却充满了活跃欢腾的气氛,对于细节的敏锐表现与宏大的整体结构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接下来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威廉·卡佩尔作为整套唱片中唯一的独奏者,与蒙特配合默契,蒙特精准地调节着音乐的明暗效果,卡佩尔则注重音乐的流畅感。整部作品,行板的速度从容不迫,小快板的表现相对而言只是平平,最后的华彩段,卡佩尔显示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的《魔笛》序曲,整体表现并没有幽暗阴郁的感觉,音乐中传递出一种清澈纯净的优雅气质,让人着迷。至于格鲁克的作品,蒙特的处理手法富于洞察力与高贵的性格。唱片的最后是海顿的《第88交响曲》,蒙特换以强悍的形象出现,广板的管乐演奏富于激情,小步舞曲又转变为精致的细节刻画。

第三张唱片是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蒙特的斯特劳斯录音并不多,只有《英雄的生涯》与《死与净化》曾有过唱片。而这里的录音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蒙特在解读理查·斯特劳斯作品方面的成就。《唐璜》的表现充满着热切的激情与渴望,带着诗情画意的音乐始终保持着极致的透明音色。《死与净化》同样是深思熟虑的演出,比1960年灌录的唱片略快,整体上更具强烈的戏剧性。《蒂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在速度上没有过快,演奏充满活力,时常灵光闪现。理查·斯特劳斯之后是瓦格纳,蒙特的表现丝毫不弱。这位曾被认为是法国音乐的专家指挥,当年鲁道夫·宾拒绝让他指挥德国作品致使蒙特从大都会辞职,也让世人无缘享受蒙特的瓦格纳。正因为蒙特的瓦格纳存世很少,这里的录音才更具价值。《帕西发尔》的音乐庄严有力,铜管乐与弦乐如同虔诚的信徒在祈祷,木管乐器架起整个音乐的骨架。此处的蒙特主要强调音乐的内在张力,与欧洲乐团相比,他的《帕西发尔》更显冷静。《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一幕的前奏曲在这里是大气的演出,同时又加入了流动的空间感。《漂泊的荷兰人》序曲大胆而冲动,同时音乐的细节也不显粗糙,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

第五张唱片包括瓦格纳和李斯特的作品。这里有选自瓦格纳的《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黎恩济》的音乐,同样精彩。随后,李斯特的音乐则并不显眼,蒙特着力雕琢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清晰的线条结构以及音色的细微变化。随后,蒙特终于带来了法国音乐。柏辽兹的这些作品让我们领略到蒙特这位法国专家的魅力。一上来的《罗马狂欢节》序曲尽管母带有些划伤,但是演奏不错。《基督的童年》选曲,蒙特完美地塑造了音乐角色的形象,长笛的演奏特别流畅。《浮士德的沉沦》选曲,音乐语言睿智而犀利,但是录音的效果令人失望,导致音乐缺乏真实感。柏辽兹作品中最长的部分来自《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浮士德的沉沦》选自同一场演出。最后是《海盗》序曲,令人兴奋的音乐带有强烈的空间感,应该是完美的结语。

接下来的音乐来自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的首乐章,蒙特速度惊人。十分凑巧,我曾经听过毕勤的一个录音,与蒙特的录音时间相近,毕勤的版本听起来较为平和,缺乏激情。另外还有坎泰利的现场版,效果则更是不及。但是,蒙特的表现只是在首乐章灵光一现,余下的三个乐章不再拥有惊人的表现。慢乐章的结构过于松散而不稳定,末乐章虽然有着活跃的能量与完美的结尾,仍然无法挽回之前的糟糕表现。接着是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蒙特终于又带来了辉煌的音乐,流畅的节奏让人感动,蒙特对于音乐的结构组织十分紧密,再次展现了驾驭旋律的天赋,同时,音乐中平添了些许煽情的成份,完美的表现让人不禁再次为蒙特叫好。

第八张唱片汇集了一些短小的作品。罗西尼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序曲活力四射。勃拉姆斯《第五交响曲》证明了蒙特是勃拉姆斯音乐的权威代言人。随后,托马斯与杜卡斯的两部作品充满了愉悦与诙谐。第九张唱片包括一些俄罗斯音乐。开头是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选曲,这位作曲家的作品一直是毕勤的强项,但是蒙特又一次凭借细致内敛的演绎稍胜一筹。接下来是里姆斯基—哥萨科夫的《圣诞夜序曲》,此时的蒙特显得有些缺乏经验,看来他离真正的“俄罗斯专家”还是有些距离。之后的《西班牙随想曲》与格拉祖诺夫的芭蕾舞曲还是蒙特的一贯特色,轻盈浪漫。唱片的最后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只收录了第二、三乐章,音乐充满诗意,第三乐章的动态对比异常强烈,其中透出的火热激情显示了蒙特对这部作品的独到见解。

整套唱片的最后一张全部是弗朗克的作品。开头的《前奏曲、众赞歌与赋格》是由加布里埃尔·皮恩改编自弗朗克的钢琴曲,应该是大家少有耳闻的作品,听起来别有味道。接着是清唱剧《赎罪》的间奏曲,气势磅礴,热情洋溢。开始的段落带着灰暗的色调,结尾以动人的音乐表达将整部作品推向高潮。最后是《D小调交响曲》,这一曲目曾有过三个版本,这里的蒙特版在任何方面都称得上权威,在舒展的节奏中蕴含了如火的激情,每个声部都表现完美,蒙特所传递的音乐理解可能正是弗朗克创作的本意。

浏览完整套唱片,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蒙特的唱片目录中,包括那些理查·斯特劳斯和瓦格纳的作品。大部分作品都有着严谨细致、饱含感情和力量的表现,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差强人意的演出。除了一些文中提到的例子,唱片的音质在总体上也很好。12个小时享受蒙特的音乐,确实是一次迷人的体验,他对于音乐的领悟以及对乐队的把握诠释了自然与和谐的哲理。全套10张唱片,售价只相当于八张,无论是蒙特的拥戴者还是指挥艺术的痴迷者,这套唱片值得拥有。(乔纳森·沃尔夫/应明耀 编译)

来源:古典音乐资讯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