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音乐市场继续走下坡路 日前,韩国音乐协会做出2004年上半年唱片销售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韩国音乐市场继续走下坡路。 韩国音乐产业协会本月21日做出统计,显示上半年卖出唱片最多的是刚刚复出的摇滚歌王徐太智。去年上半年卖出20万张以上的歌手共有6名,今年只有3人。整个唱片市场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 音乐产业协会同时分析上半年韩国音乐市场低迷的现象,最大的因素是韩国国内经济不景气,投资者渐渐失去了对投资音乐行业的信心。一批有名气的歌手先后中止出唱片。 关于韩流进军中国 为了解韩国歌手进军中国市场的一些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太合麦田唱片公司的老总宋柯、中唱总公司的马小兰、星汉音像的顾宏等专业人士。 第1问:本土市场不景气导致大规模进军中国? 引进宝儿的中国唱片总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马小兰认为:“聪明的歌手都会这样考虑,毕竟中国肯定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市场,而且发展空间相当大。当他们国内市场不景气,他们自然会不择手段挖掘新的市场。” 另外一些专业人士则更加直接地指出,韩国歌手大规模进军中国,就是因为市场原因。星汉音像的顾宏说:“像宝儿这些韩国一线歌手,他们的运作成本本身就很高,需要相当庞大的唱片销量来支撑,当韩国的唱片业不足以支撑这些成本时,自然就会开拓市场空间,比如来中国争夺市场等。像欧美一线的歌手,他们自己的市场能够支撑自己,所以就不会来。” 第2问:韩国歌手为什么会在专辑中唱中文歌曲? 太合麦田唱片公司的老总宋柯认为此举是必须的:“韩流的东西,这两年都卖不动了,可能就是跟语言有关。 我估计韩国人也研究过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市场决定一切,要打进哪个市场,自然就会为适应市场做一些调整。“ 作为这张唱片的发行方,马小兰肯定了此说法:“在专辑中加入中文歌曲,能引起更多人注意,而且讨好听众。如果他们来中国演出时,在台上唱中文歌,效果可想而知。”但其他一些专业人士则认为专辑里的中文歌曲并不能刺激唱片销量。 音乐经纪人张卫宁说:“中文毕竟不是他们的母语,唱中文歌肯定会较生硬。喜欢音乐的人还是更喜欢原声。” 作为长期引进韩国唱片的内地公司,星汉音像的顾宏说得更透彻:“经过市场调查后,我们发现这对唱片销售意义不大。喜欢韩国音乐的人是相对固定的群体。他们更喜欢原音,并不会因为你唱了中文歌,就认为你是中国歌手。” 第3问:对内地唱片业会不会有影响? 宋柯、张卫宁、顾宏等业内人士认为不会再有什么影响,原因在于韩流已经风光不再。张卫宁说:“内地乐坛已经被冲击很多次,乐迷已经理智、成熟,不会像以前那样什么风一来,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顾宏说:“韩流已明显势弱,韩国唱片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在萎缩。以前韩国唱片卖得最好时,一张唱片销量也就十几万。我觉得今后几年内,都不会再有超过销量10万的。” 宋柯的看法更加直接:“我们并不惧怕外来音乐,内地的生存空间相当大,我们并不会在意多几个韩国歌手。只要把自己的音乐做好就行,打铁还需自身硬。”(来源:新华网)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