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汽车音响市场又起硝烟?家电业巨头纷纷进入汽车业。继夏新、TCL宣布进入汽车业后不久,另一家电巨头广东惠州德赛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宣布,进入汽车音响行业。毫无疑问,随着汽车市场的开放,新兴的汽车电子市场将涌入更多的淘金者,市场格局也将面临着巨大变数,产品质量的压力空前增大。 传统家电在利润摊薄的背景下,家电转型成为近来的热门话题,汽车电子这一新兴大市场为传统家电企业看好。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传统家电利润摊薄,寻求一个新的市场成为迫切的需求。目前家电音响市场,净利润能达到5%~10%就很不错了。而汽车音响市场目前的净利润在15%以上。目前高速成长的汽车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行业,它的迅速发展将拉动人们对汽车音响等汽车附属产品的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台菲利浦汽车音响进入中国以来,汽车音响市场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专业市场,是10年前的100倍以上。3年前大家还觉得这个蛋糕太小,而现在这个蛋糕太大了。据资料显示,今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将达到500亿美元,众多家电企业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不惜携重金借机杀入,并迅速驶入“快车道”,加快了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步伐。 当前,我国汽车音响的格局概括为一超两强。一超是指日系品牌,占60%的市场份额,先锋、松下、索尼、阿尔派、JVC、建伍、歌乐先后进入抢滩中国市场,他们在国内设立工厂或SKD组装其品牌。其中,先锋、阿尔派为专业的汽车音响品牌。两强中的一强是指国内汽车音响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生产主机为主,90%以上是OEM贴牌加工,靠稳定的质量与成本优势和大资本运作巩固其江湖地位。但是大多数国内企业往往重视生产规模而轻视技术研发,这就决定了国内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争夺。另一强是指欧美品牌,早期有菲利浦、西门子VDO、莱福、KICKER、MA、大地震等,世界级顶级品牌美国的麦景图、英国的麦古龙也在近年登陆中国。 业内人士认为,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门槛很高,中国汽车音响企业很难跨入。比如说上海大众,桑塔纳车的卡带机也许中国企业能进入,但再往高端走,像帕萨特,中国企业就很难进入了。但现在进不去,并不意味着将来永远也进不去。只要大家努力,国内品牌就可以与洋品牌一争高低。就像当年国内企业没做DVD的,市场上全是日本品牌。那么现在呢?大家都买国产品牌了。 对于汽车音响市场的组成,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音响主要分为车厂和售后服务两个市场。车厂市场是指厂家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贴牌加工某个品牌作为其汽车音响的标准配置,如大众汽车选择西门子VDO作为汽车音响的主机。售后服务市场是指对消费者的终端零售市场,主要是指汽车音响专卖店。目前,汽车音响售后服务市场占到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大多为作坊式小店,他们重价格轻工艺设计和创新,其发展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家电企业如德赛视听采用“以车厂为主,售后为辅”的竞争策略,利用品牌优势,以打入汽车音响领域为契机实现新一轮产业升级。 受利益和市场需求引导,家电巨头如美的、夏新、TCL、新科都早已朝高技术、高利润的汽车业转型。有关专家建议,汽车市场明年仍是高速成长的总态势,适应这一态势,国内汽车音响企业必须加大两个步伐:一是必须进一步整合重组,分散的小规模低档次经营无法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二是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力量,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缩小与外国品牌的技术差距。这样,国内企业才可以利用较低的成本优势,在经济型轿车和改装市场上首先突破,推动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的进步与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报)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