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三首弦乐嬉游曲和小夜曲第六号 XRCD24 071 FIM
名 称:莫扎特三首弦乐嬉游曲和小夜曲第六号 出品公司:一听钟情 FIM 指 挥: 马连纳 演 员:圣马丁室内乐团 格 式:XRCD24 碟 号:XR24071 圣马丁室内乐团是60年代最出名的室内乐团之一,演奏莫扎特和罗西尼的室内乐作品到今时今日还是最出色的版本之一,而今次FIM再版的是当年Argo推出的三首弦乐嬉游曲和小夜曲第六号,圣马丁室内乐团在马连纳的指挥下把莫扎特的音乐玩得入如仙乐般轻盈、流畅、活泼、欢快。这个录音可以说是弦乐的示范级录音,你可以听到当中弦乐绵密华丽的效果,一定会惊叹原来弦乐可以这么靓声,FIM制作成XRCD24后可以说把这个录音的靓声程度推向颠峰,从而为发烧友带来美的享受。 介绍: 【莫札特嬉遊曲、小夜曲XRCD 24 bit】莫札特 在16歲的時候創作了三個嬉遊曲,史無前例的只做了各四樂章, 他將兩個小提琴擺在樂隊的左右兩邊互相產生共鳴,這種作法或許只有像Mozart這樣的天才,才可能做得出如此高水準的音樂,在當時絕對是放肆大膽不合傳統的作法,所以Mozart可以稱為”最年輕的發燒片作曲家” (16歲西元1772年)。因此,當您聽到前兩節弦樂器的聲音,有時在左,有時在右, 請不要以為是舞台在移動或是錄音技術上有瑕疵, 這種有生命力的跳動就是Mozart特意要表現的。 KENLUO评语:著名发烧厂牌FIM(一听钟情)特别重新处理的古典名盘,品质不容置疑,绝对值得收藏!!! FMI-DECCA惊世系列,这又是FIM马浚先生的又一力作,这批再版都是专门向英国DECCA公司直接租用当年制碟用的二声道的mixdown母带而不是copie,再进行XRCD24格式制作发行的,在这个系列中出品的CD可以说是张张经典款款精彩的名盘,而且据说马浚先生在这个系列中一共租用了DECCA公司的33款母带,也就是说这个系列中将会有33款CD陆续推出 Description:No. ContentsTime 1 Divertimento in DK. 13613.07 2 Divertimento in BK.. 13710:46 3 Divertimento in FK.. 1389:38 4 Serenata Notturna K. 239
罗拔、舒曼:钢琴协奏曲
斯卡拉蒂:奏呜曲两首(E大调,K.380、G大调,K.13)
莫扎特:C大调奏呜曲,K.330 舒曼:狂欢节,作品9 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S.254 李云迪的录音比他的现场演出更成功。他现在大概一年出一张CD o这次是2005年6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做的录音,节目略显零散,缺乏中心。 他的莫扎特是年轻人的莫扎特(莫扎特写它时大约27岁),清新流畅,比较传统。舒曼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虽然舒曼的浪漫主义气质和人文主义的温暖略显不足,但整体挺拔,音乐有性格、有对比。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是他的保留曲目,弹得有新意、有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云迪对声部平衡的注意。即使在最响、最复杂的片段仍然层次分明。我希望他能不断扩展曲目范围,在音乐的深度上也能不断探索,更趋成熟。
唱片名称:十二金钗 雨果女声示范碟
艺人:杂锦合辑 唱片公司:雨果制作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音乐品质:320 Kbits 唱片介绍 LPCD45-3001 選取了十二位傑出的歌唱名家的歌聲,並以「十二金釵」之名結集推出, 顧名思義,這十二位歌唱名家全是女性,這一方面是因為「雨果」的錄音中有很強的女聲陣容,但更重要的是女聲的變化較男聲來得豐富, 聲音的感覺會更美、更「靚」。而現時選輯的十六首歌曲,不僅是聲音美、歌聲美,感情更美,也就是說既有聲, 又有情,而且表達的是完全「準確」的感情,有女兒懷念母親的,有母親撫睡嬰兒的; 有怨憤哭訴的,有歡暢飛揚的,有讚美的,有嚴肅的;更多的是對愛情的憧憬感受,這種感情融和了酸甜苦辣各種感覺,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融合,要掌握得很準確地表達出來就更不容易。 現在更加相得益彰的是採用LPCD45來製作,這些歌曲更多添了一番「人味」,讓歌曲中的感情更為真確, 更為貼心抒然,就如黑膠LP的「人味」感受一樣,這豈非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靚聲」中的極品嗎? 更難能可貴的是,「十二金釵」的歌聲各有自己的個性,這和各人來自不同的地區城市,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很有關係。 現在於這一輯LPCD中,便能聽到了朱哲琴(上海/廣州)、黃紅英(惠州)、楊小琳(南京/香港)、張杏月(台北)、阿其木格(呼和浩特)、馮健雪(西安)、余佩敏(上海)、薔薇(成都/廣州)、陳宇(廣州)、柳德米拉.贝拉布拉金娜(莫斯科)、程永玲(成都),和金安拉姆(迪慶), 人人百分百真情流露的歌聲,確能讓人分享得到極品「靚聲」所能帶來的,無法言傳的豐盛享受,即使是價值連城的十二支金釵亦無法取代! 专辑曲目: [1] 山茶花 05:02 [2] 大海走了 04:11 [3] 女儿歌 03:28 [4] 绿岛小夜曲 03:28 [5] 嘛呢经歌 04:42 [6] 摇婴歌 04:42 [7] 绿蓑衣 04:41 [8]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03:43 [9] 南海姑娘 04:39 [10] 黄河怨 04:39 [11] 森吉德玛 03:17 [12] 小放风筝 04:07 [13] 小冤家 02:47 [14] 心还在等待 03:55
LPCD45系列/CD編號:LPCD45-3002 01 愜意 吉他
02 梭羅河 女聲 03 慈祥的母親 男聲 04 閒雲孤鶴 新世紀音樂 05 古箏斷弦效果 古箏 06 十面埋伏 琵琶 07 搖籃曲 小提琴與鋼琴 08 青少年管絃樂入門(作品34)打擊樂部分 管絃樂 09 翻身的日子 鋼琴 10 月夜 男聲 11 天鵝 大提琴與鋼琴 12 大象 倍大提琴與鋼琴 13 莫斯科效外的晚上 女聲 14 平湖秋月 鋼琴 15 節日序曲 管絃樂 托马斯#8226;比彻姆爵士指挥皇家爱乐乐团:舒伯特《第3、5、6号交响曲》 舒伯特第三、五、六交响曲虽无八、九那样出名,却也是他九部交响曲里的成功之作。皇家爱乐乐团由托马斯#8226;比彻姆爵士一手办,正处于巅峰状态,真实宽厚的录音奠定了比彻姆这个版本在同类曲目中无法超越的权威地位。这个版本展现了比彻姆爵士的典型演绎风格,充满他个人的诠释风格以及音乐理念。这3首舒伯特早期的交响曲作品,比彻姆赋予了全然不同的风貌,与典型的德奥指挥的浪漫处理手法截然不同。比彻姆爵士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说是刚硬的,但是却又能将之柔化,显然对乐团的控制力非常高超。虽然录音有点干涩,但整体而言仍然优秀.
托马斯#8226;比彻姆,1879年4月29日生于英国圣海伦斯市。1902年,他来到了伦敦,随作曲家费列德里克#8226;奥斯汀(FredericAustin)、查尔斯#8226;伍德(CharlesWood)学习作曲,并担任帝国大歌剧院助理指挥,从中又积累了一些指挥经验。1906年,他成立新交响乐团,首次以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伦敦乐坛,初露锋芒。新交响乐团成立3年后解散。2年后,他又组建另一乐团:比彻姆交响乐团。1910年,比彻姆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歌剧节首次亮相,指挥首次在英国上演R.施特劳斯《埃列克特拉》,戴留斯《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歌剧。1929年他在伦敦举办了戴留斯音乐节,全部背谱指挥《舞蹈狂想曲》、《北国素描》、《夏日庭院》、《离别之歌》、《高山之歌》、《阿帕拉契亚》等6场音乐会演出,传为佳话。 比彻姆组成了著名的伦敦爱乐乐团(LPO)。1932年10月7日,在比彻姆指挥下,LPO在伦敦女皇音乐厅举行了首次音乐会,曲目有柏辽兹《罗马狂欢节》、戴留斯《希里格集会》、莫扎特《第三十八交响曲》等。LPO很快就成为英国乐坛的中心。1947年他又出资创建了著名的皇家爱乐乐团(RPO)。 比彻姆毕生为了繁荣英国音乐文化事业兢兢业业,创建了5个乐团。1915年受封为骑士,1916年受封为二等从男爵,1957年受封为荣誉侍从(Companion of Honour)。他的自传于1944年出版,1959年还出版了他的专著戴留斯传。1961年3月8日,比彻姆逝世于伦敦,终年82岁。 比彻姆是灌有唱片最多的英国指挥家,其代表性唱片已由EMI制作CD有:贝多芬《C大调弥撒曲》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卡门》戴留斯《翻过重山的远方》、《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海顿《第九十三、九十八交响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西盖蒂)、莫扎特《后宫诱逃》、《魔笛》、里姆斯基-科萨可夫《舍赫拉查德》、西贝柳斯《第四、第六交响曲》以及《比彻姆专辑》(德彪西、圣-桑、戴留斯)等。 专辑曲目 Symphony No.3 in D major, D.200 (1815) 01. I: Adagio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Symphony No.5 in B flat major, D.485 (1816) 05. I: Allegro Symphony No.6 in C major, D.589 (1817-1818) 09. I: Adagio - Allegro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