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分析----《外地媳妇本地郎》录音技术

2010-4-5 11: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02| 评论: 0|原作者: 廖明|来自: 依玛师广电

   《外地媳妇本地郎》简称“外剧”,开拍至今十年了,凭借其骄人的收视率,不仅刷新了千集记录,还开拓了全国短剧的拍摄风潮。03年出了外剧的“春晚版”,06年拍了同名电影,今年又有了京版的《本地媳妇外地郎》。“外剧”在十年的拍摄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短剧制作模式”,它的独特的工作特性也给录音带来全新的工艺流程等待着我们去逐步完善,具体点讲就是如何更好地摆放各种性能的话筒,合理配置大的小的各种便携式调音台,台子上的低高通滤波器、限幅开关的启用以及压缩器,EQ补偿旋钮、初级放大器电平旋钮的调整,各路推子的灵活调节等等,本文试图从这些录音设备的使用和调节上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外剧”工作一线碰到的声音问题。

   首先是内外景音色统一的问题:一部完整的剧集,场与场之间、内景与外景之间音色应该是统一的。音色:技术上讲是声音的频响、音量、频谱分布、泛音组合特性,艺术上讲就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外剧》 的景分两种:“棚景”和“外景”。“棚景”指的是演播室搭的景,“出外景”指的是单机在棚外拍摄,录音又分为“内景实景”,“外景实景”,它们各自有者不同的环境声学特征,同期收音容易出现音色不统一的问题。外剧有70%以上是属于棚景拍摄,都是在四个中小型的广东电视台演播室完成的,从101到104演播室加起来有一千二百平米。从2000年开始,摄制组把老广州西关大屋中的十几间小房间都“搬进来”演播室。也就是这些隔音封闭的、四面都贴了吸声砖的摄影棚,声学特征是低混响的、极其安静的,棚内搭的餐厅和办公室使用的国产光管整流器的噪声,“北京星光厂”摄制用聚光灯的可控硅噪声,在棚内安静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拾音话筒不能离音源太远。但是演播室的画面制作是多机同时拍摄加现场切换,收音话筒又只能是较远距离的:全景摄像机和近景摄像机处在一块拍,拾音话筒离演员头部的高度只能以全景为准,话筒经常在演员头部1米以上,这种远距离拾音的缺点是:第一就是灯光噪声容易起来成为全剧中最严重的噪声,其二就是台词中高频段的减损,使得演员的音色不柔和,缺乏亲切感。对此,电视剧常规处理办法是通过后期制作中的大型调音台的EQ调节来修补,但是从拍摄的第三年开始,由于短剧“短频快”制作工艺的特点和每星期4集的播出压力,外剧的后期取消了专业音频工作站和大型调音台的声音后期合成制作,只是在大洋视音频工作站中大体调整一下音量就送审播出了,这对同期录音师提出了更多的工作要求,许多后期的工作都推到了同期录音的前线,一切同期声的录制都得照着节目播出的标准进行。在外剧演播室现场,我们配备了三段EQ调节均衡功能的调音台:它是由英国SOUNDCRAFT公司生产的六路便携式调音台,型号LM1,有高中低三段均衡补偿功能。根据外剧这种特殊的录音要求,频响从1000Hz到10000Hz的补偿比例逐级递增;EQ的布局为:高频段HF(中心频点是10000Hz)补6dB,LM1最大可以补10dB,中频段MF(中心频点 是2000Hz)补3dB,低频段LF(中心频点是150Hz)放在0位不以补偿。其理论依据是:棚内使用的强指向话筒方向性上的频响衰减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点越高方向性损失的能量就越厉害。EQ切忌调节布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得根据演播室的不同房间的具体的声学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的剧情要求,演员不同的发声习惯灵活调节,比方说剧里的高跟鞋拖在地板上的脚步声很“抢耳”或是在饭厅拍摄吃饭时碗筷夸张的碰撞声叠加着台词,这时EQ的高频段就需要减弱写而不是增加了。

   外剧的内景实景经常选在中心办公室,录制楼1楼2楼的过道长廊,职工宿舍、小超市,外景实景则选了演播室外的天井大花园,电视台生活区,环市路公路马路旁等等各种室外环境。外拍实景采用的是单机拍摄,话筒员可以像电影录音制作一样把话筒摆放到高于演员头部半尺近距离收音,如果演员的音量太大也可以摆放到1米以外,这比多机拍摄下灵活多了。考虑到和演播室录音的整体上的音色统一,“实景-内外景”话筒位置一般都不要贴得太近, 只要外景环境噪声的信噪比容许就尽可能摆放远一点,经验是离头部一尺左右的位置就基本上能和演播室录音衔接好音色。“实景内景”和“演播室内景”因为都是内景,所以从听觉上可比性更大些,但话筒放远点又会碰到杂乱混响影响台词清晰度的问题,这是就要尽量把门窗打开,配置的小调音台上启用“120Hz的低切”,混响大的部分就被切掉了。外景配置的是一种最简易的三路调音台,由美国舒尔兄弟公司生产的MIXER-FP33,它非常轻便耐用,可以跨在腰上,适应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但它上面没有任何EQ调节,只有这个120Hz的低频切割开关,碰上在大混响的房间,嘈杂的马路、空调马达噪声较大的环境下都需要打开这个开关,它可去除许多环境噪声的低频段部分。但在树林公园或是农村郊外等安静的环境下还是不要打开,因为少了120Hz以下的低频也会损失台词中的低频成分,人声听起来会缺乏厚度、磁性、温暖感,这些成分如果融在噪声中就又不需要了,两种取舍需要录音师凭耳感灵活处理。外景使用的强指向话筒是森海泽MKH416,或是纽曼公司的SM81,和演播室常用的森海泽MKH60/70比起来,它们的特性是提升了中高频 ,也就是增强了台词的清晰度,这是一种经过电气强化的EQ补偿。当然你也可以统一使用MKH60,出外景就把MKH60上面的高频补偿开关打开,MKH416是没有这个开关的。416的缺陷是听起来有点生硬,录音师要经常要提醒话筒员不用给某个人某一边方向太近的距离收音,因为外景环境噪声太多,经常需要话筒员整体上保持头顶上方最近收音的原则,就像国外遮幅电影你偶然会发现画面上框边沿露出了话筒头。专业电影录音师经常要求收音员把话筒跟到画面上框边沿的极限,在电视台这种做法只适合单机拍摄精品电视剧,并不适合以演播室拍摄为主的肥皂剧短剧。如果把实景单机拍摄的话筒摆放得都很近,那么可想而知和棚景远距离收的声音衔接在一起音色会多么的不和谐。

   416话筒收音的生硬感反而比较适合闹剧的夸张台词,但不柔和使用多了容易产生听觉疲劳,碰到非得近距离收音或是粗嗓门演员时尽量少用416,一定要用也要略微放置得比60远一点,太远了又会影响清晰度,分寸最终是由带着专业耳机的调音师来决定,他要时刻提醒话筒员,这就需要对讲。有一些高档的外景小调音台,专门设计了独立的对讲通道,录音师拍摄中可以实时通知话筒员根据具体演员走位灵活调节话筒的位置,最好的话筒位置只有一个点,而且这个点又可能随时变化,要根据演员的调度站位、反打演员的发声大小比较,环境噪音方向,镜头景别的大小以及镜头全景近景的衔接的顺序综合考虑,这些都需要录音师在很短的时间灵活做出反应,还要和导演、摄影、演员即时沟通,从这些角度讲录音师是偏向艺术创作而非技术制作的。

   第二点是严格统一内外景的录音工作电平,做到场场戏之间的音量衔接的统一。常规的做法是:每次转点开机前核对“千周”-(调音台内部产生的正弦波1000Hz的标准音频测试信号),在调音台和录像机音量表中核对。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来自国产的音频线,四个演播室使用的话筒线的长度从上百米到二三十米不等,每次核对录像机上的标准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