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服务平台和大播出系统的架构、构成、特色及部分创新点的简要描述,对服务于融合媒体组织业务的相关IT系统特别是全台网架构下的大播出系统的规划特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融合数字内容服务平台 媒体融合是作为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和国内外媒体相关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一个概念被提出和使用,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从业务层面上来看,海淀区新闻中心的媒体融合实践包括:整合原有各形态媒体部门,重组各孤岛业务流程,逐步构建一套崭新的传播和运营体系,表现之一是新闻生产、加工、存储、刊播方式都以服务于崭新的“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形态呈现,并最终为处于复合媒介环境的人们接收到相关新闻提供了多层次渠道;从技术支撑层面来看,它包括规划和建立一套融合的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或者称为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 这一平台将由全媒体采编平台、全媒体报业经营平台和全媒体应用整合等平台共同组成资源管理的完整布局。同时,该平台具有开放统一的接口,能快速与各种应用实现衔接,系统具有高度可扩展性。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新闻中心资源和信息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提升资源存储管理水平,增加数据安全性;该系统提供的专业化数据加工平台,实现信息的一次生产,多渠道发布,多次利用。 2、大播出系统规划和特点 作为海淀区新闻中心众多分发应用中主力平台——播出系统,一方面和其它应用系统(如报纸、新媒体和网站等系统)共享融合全媒体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数据和一部分基础网络资源;同时它作为电视工艺的重要一环和其它电视工艺一起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视台(机构)网络化、数字化系统。海淀区新闻中心网络化、数字化系统包括大播出、大新闻、演播群和制作群等板块。 “大播出”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是电视台(机构)网络化制播系统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广电总局科技司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的《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6)、(2007)》提出了电视台进行台内资源整合、生产方式转型和业务流程再造的规范化思路,对电视台(机构)各板块互联互通的实现提出了详细的架构规划。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互联互通”是以保证了安全播出这一条电视台(机构)生命线为前提的“互联互通”。海淀区新闻中心规划和建设的大播出系统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1)全程文件化备播和播出代替传统的磁带备播和播出。海淀区新闻中心现有频道播出节目类型主要有:电影电视剧类、新闻类、文体娱乐类及少量有稳定日播时段的自办栏目类节目。对不同类型的节目备播的路径稍有不同,对电影电视剧类型的节目,图2大播出系统架构下全程文件化备播和播出文件一般从视频服务器或服务型媒资直接上载;对新闻类节目,直播类型之外的节目其文件成片来源于新闻网;对文体娱乐类节目,直播类型之外的节目文件成片来源于制作网;对稳定日播类自办栏目节目,成片文件也来源于制作网。需要播出的节目文件通过基础网络平台和计算机平台调度进入备播内容管理存储后,继续以节目单为核心进行驱动,通过灵活设置节目文件处理任务生成和管理策略,自动或者手动生成媒体文件处理任务,由集群式文件处理计算机群系统完成备播流程中的各类文件处理任务。服务型媒资的主干平台接口服务,提供节目入出库功能,能接收外部系统如新闻网络和制作网迁移的素材,同时也支持将大播出板块内的素材迁移入外部系统;备播系统对文件处理状态能实时有效地进行管理,同时提供对素材的上载、播出、迁移等相关信息的统计功能。 基于可管控进行安全播出的理念,节目的播出首先是按照完全冗余的机制进行镜像主备同步播出的;另外,针对频道的播出,规划配置基于播出节目单的信号链路监测监控等软件,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播出信号链路安全状况。 (2)整个流程是以节目代码为纽带,依托于总编室编排管理系统(含广告编排)的智能节目生产、备播和播出流程驱动取代了传统播出中依托于纸质播出单的流程驱动。其中,节目代码是为进入生产播出生命周期的节目提供的一个具有唯一性的“身份证”号,设计成为一个多位的字符串,节目代码保证节目与节目单关联的全程、全台有效性。大播出系统的可管控也体现在对节目文件和备播流程监控的方面。备播文件及备播流程的监控系统是基于频道播出节目单,根据节目单相关节目在生产、备播处理和播出等各环节关联的具有全程唯一性的节目代码,监控播出节目文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状况和物理存储位置,对可能给最后播出带来影响的状况提前发出预警,为部门对相关工作人员生产和管理业务进行提前干预提供了依据。 3、大播出设计实施和建设思路 海淀区新闻中心的大播出系统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进行建设的。规划的服务型媒资系统将和已验收的播出系统工程在应用、基础网络、计算机及存储资源共享上实现无缝结合。 海淀区新闻中心在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背景下规划和建设的融合的数字内容服务平台,为海淀区新闻中心多渠道提供“融合新闻”提供了综合性生产、管理和发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电视和其它媒介形态的资源能得到深度共享。海淀区新闻中心的大播出系统项目规划和建设实施,参考了其它兄弟台的大播出系统建设实践中取得的共识。总体思路是在全台网络化制播环境背景下,依托总控系统作为信号交换枢纽,依托硬盘播出系统作为节目发布核心,依托内容管理系统作为文件交换接口,建设一个由广告、总编等多业务流程驱动,多种基带信号类型汇集,具备完整的交互、备播、分发、编单、播出流程,具备统一监管、分布运作、协议标准,质量可控特性的“综合播出传送平台”。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