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查看内容

遵义市1550mm超长距离传输技术的综合运用

2010-4-23 22: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4| 评论: 0

    遵义市下辖十四个县(市、区),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县与县(市)之间距离往往大于100km,甚至超过130km。利用1550nm技术进行市(县)联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创新。影响1550nm超长距离传输,一是光纤损耗,二是光纤色散。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由于光纤损耗0.25dB/km,为实现超长距离传输,需要加大入纤光功率。

  但是,因光纤色散、自相位调制(SPM)、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入纤光功率,也就限制了超长距离传输。如何科学地利用色散补偿,低光功率推动EDFA,拉曼放大器(LRA)等设备和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有效地加以解决。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以广播电视数字化,推动产业发展,以数字电视平移,实现有线电视跨越式发展。要实现数字电视平移,首先要构造1550nm传输网,必须克服超大跨距传输的技术难题。这一点在遵义广电长距离传输的项目中得到了证明,实现了单跨距127km的传输,并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指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快了全省数字电视传输网的建设。

  1、选择好入纤光功率和光发射机激光谱宽

  在1550nm窗口,光纤有较低的损耗0.25dB/km,为了超长距离传输,需要加大入纤光功率,但由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主要是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制约,现SBS阈值最大为19dBm,入纤光功率不能大于19dBm,按此计算最大跨距在80km左右。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是光纤中的一种非线性现象。即入射光在光纤中被转换成后向散射的斯托克斯光,使前向传输的光被非线性衰减,而后向传输的光可能返回发射机引起输出光的波动,形成噪声。

  SBS门限用下式计算:PSBS=2AeKLgnLoe(1+ΔfDΔfB)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提高SBS,可以将发射机光谱展宽,但光谱展宽,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受光纤色散和自相位调制(SPM)的影响使CSO劣化。因为激光器的光谱不是单一的频率,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传输有一定的时延。当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新的光分量不断产生,使之超过了从光发射机发射出的光信号频谱宽度,当光谱宽度展宽到一定程度,导致相邻的光脉冲发生重叠,对于数字电视,会产生码间干扰,引起系统误码;对于模拟电视,会造成CNR下降。

  为了提高入纤光功率,就必须提高SBS门限,为了提高SBS,就需展宽光谱宽度,这又造成CSO和CNR急剧下降。因此,为了提高SBS,而又不致使光谱加宽,需选好光发射机,加强型1550nm光发射机采用双波长将光谱展宽的量分配到两个光载波上,使每个光载波光谱展宽只有一个光载波展宽的谱宽的一半,从而使PSBS提高了3dB。对于普通的1550nm光发射机,要选用激光器光谱线宽窄的,目前最窄的为0.3MHz,在试验中我们选用了北京凌云光子公司的LTRANLET1550光发射机。

  2、选择好色散补偿DCM

  在1550nm超长距离传输中主要是光纤色散和自相位调制(SPM)引起的系统二阶互调(CSO)严重劣化。光纤色散,简单地说是光纤中光信号的不同光频率成分或不同的模式,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它们相互间的传输速度不同,使得它们达到接收端的传输时间不同,因此导致光信号中的不同频率成份或不同模式先后到达接收端,从而产生波形失真。

  (CSO)DSP=20lg[D•(Δλ)•Lω]+10lgN……单模光纤(ITU-TG652),在1550nm波长窗口的色散常数高达17ps/(km•nm),导致二阶互调CSO劣化。在超长距离传输中,当光纤长度大于70km后,特别是在大功率下CSO急剧劣化,CSO急剧劣化的原因是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SPM)。自相位调制也是光纤中的一种非线性效应。光纤折射率n=n0+n2I,第二项随大的入射光功率产生大的变化,光纤折射率的变化就造成光波相位随电信号而变化。这种附加的相位调制与光纤色散相结合,通过相位———幅度的变化又产生CSO的劣化。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反应,只能用数值计算来得到结果。并且当初始条件(光强、链路长度、补偿量和补偿距离等)改变时,结果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因此,在新架设光缆时,建议加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它的色散常数很低,在(-3.5~0.1ps/(nm•km)),贵州遵义市1996年在国内广电系统中首先采用G655光纤,开展200km模拟电视长距离传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验证,二阶互调失真可以改善20dB左右。在已铺设了光缆链路中,通常采用由色散补偿光纤(DCF)构成的色散补偿模块(DCM)进行固定色散补偿,补偿范围宽,效果好。色散补偿光纤是通过减小光纤芯径,提高折射率等改变光纤结构,提高光纤的波导负色散,其色散与G652光纤色散相反,其典型参数:Dd=-140ps/nm/km,补偿同样大小的光纤色散所需的DCF长度通常仅为传输光纤(G652)长度的1/5~1/6。由于色散补偿光纤DCF,纤芯细,非线性严重,使线路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功率容限降低,因此为了减小DCF的非线性,通常把DCM放在光纤段的末端,使入纤功率降低,从而减小了非线性自相位调制SPM。

  但是DCF的损耗系数较大,DCM引入了较大的损耗;限制了大跨距传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胆地从理论上推导,并从实践上验证了低功率推动光放大器的全新理念。2003年建成了470km数字电视传输自愈环,并成功地应用拉曼放大器(LRA)。

  3、超低光功率推动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现超长距离传输

  遵义市地域广阔,县与县(市)之间距离大都在100km左右。在传输模拟电视条件下,要求EDFA的推动光功率大于3dBm,因而只得把中继站放在乡(镇)。由于乡(镇)供电不可靠,尽管放置了UPS电源,也无法保证安全、优质传输,这一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施市(县)联网时,深有体会。因此,不实现跨越乡(镇)的市(县)中继,就难以利用1550nm技术实施遵义十多个县(市、区)数字电视联网。从2003年起,为了实现超长距离传输,我们从理论上推导,提出超低功率推动EDFA的创新理念,并从实践上反复试验,从100km,200km,300km,400km,500km,建成了数字电视传输自愈环,为数字电视超长距离传输指出了一条新路,在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4、拉曼放大器(LRA)的应用

  CATV超长距离传输中,为了补偿普通单模光纤G652的大色散,应用了色散补偿器DCM。色散补偿光纤构成的DCM,会带来大的插入损耗,80km的色散补偿器DCM,大约有7dB左右的插损,会造成下一级EDFA的推动光功率过低,EDFA无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在通讯领域中应用的拉曼放大器(LRA)。拉曼放大器很好地弥补了掺铒光纤放大器分立式放大的不足,而采用分布式放大解决方案。该方案直接利用传输光纤(G652,G655)的非线性拉曼效应,使得1550nm光信号得以放大,从而减小EDFA集中式放大,周期性光功率剧增造成的非线性放大。使超长距离CATV(大于120km)中继段的高质量传输成为可能。

  拉曼放大器对CATV载噪比的影响:整个SCM光纤传输系统载噪比CNR由不含光纤放大器的系统载噪比CNRS、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载噪比CNRE和光纤拉曼放大器的载噪比CNRR组成,按下式共同计算:CNR=11CNRS+1CNRE+1CNRR由于拉曼放大器自发辐射功率(ASE)噪声的作用,在光探测器输出增加了三项噪声。即:信号———ASE拍频噪声,ASE———ASE拍频噪声和ASE散弹噪声。其中信号———ASE拍频噪声最大。

  拉曼放大器的载噪比:CNRR=m2Pr/8BePmr(L)

  详细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当距离不是很长时,例如小于120km,不宜采用拉曼光纤放大器(LRA)。因为一是采用LRA系统中要比无LRA系统中的非线性大,主要是由于拉曼放大器提高了光纤中传输的光功率,在同样的拉曼放大器增益时,光纤长度越短,非线性效应越明显。二是拉曼光纤放大器系统中的多径干涉(MPI),在光纤链路中存在熔接点、连接头等离散反射点,它会在光纤中多次来回形成干涉,即多径干涉(MPI),拉曼光纤放大器在放大信号时MPI同时得到放大,形成多径干涉噪声。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越大,系统中的MPI噪声越大,因此拉曼放大器增益选择不是越大越好。

  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理解,特别是127km大跨距应用的成功,为遵义市1550nm传输网络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全市14个县(市、区)城区已基本完成平移,并开始向广大乡镇和农村推进。29.5万户看上了数字电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