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TP网球大师杯赛于2005年开始在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举办,经过2005年成功的运作,ATP官方与上海连续签订了三年的赛事合同,延续至2008年,每年的球市都异常火爆。2009起,上海举办ATP世界巡回赛赛事级别最高的九站赛事之一的ATP1000大师赛。上海ATP网球大师杯赛的参赛选手是由“ATP锦标积分排行榜”(ATPChampionsRace)决定的。比赛形式采用的是小组赛单循环制赛事。每个运动员和他本组的其他选手各交手一次,从而决出每组的前两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两位胜者将进入决赛,角逐年终总冠军。所有的比赛除了决赛都采用三盘两胜制,决赛采用五盘三胜制。比赛分单打与双打两部分,场地类型为室内硬地赛。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作为官方合作媒体,与GEARHOUSE等国际制作团队合作,负责电视公用信号的制作。经过历时四年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套网球赛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的标准,此套标准技术难度比较大,视音系统十分复杂,下面将逐一具体介绍。
一、转播团队组织架构 整个大师杯电视信号的制作细分为10个部门,每个部门分工十分明确,每个部门的主管向技术总监负责。每个部门配合十分默契,专业化程度较高。10个部门如下:转播车——负责13讯道视频制作和5.1环绕声音频信号的制作;MCR(小型IBC)——负责信号调度;VTR制作区——负责慢动作和集锦信号制作;光缆传送区——负责光缆路由信号的传送;信号包装区——负责信号的现场初步包装;大屏制作区——负责大屏信号的制作;现场评论席——负责现场评论信号的制作;卫星传送区——负责卫星信号传送;数据采集区——负责比分、时间等信息的制作;第二套节目制作区——负责FSN或ESPN等电视台的独立信号制作。 二、视频系统 本次大师杯电视公用信号需满足13讯道以上一级切割,同时需满足6路以上慢动作信号制作,包括2套高速慢动作信号制作,鹰眼系统在网球比赛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作为裁判判罚的依据、数据统计和球速测算,与字幕图文系统相结合,丰富了画面制作,字幕系统与数据中心紧密结合,实时显示场内比分变化情况。多版本节目制作是本次网球大师杯电视制作的亮点,通过一键触发不同的过场动画,实现不同版本节目的制作,MACRO和TIMELINE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导播的压力,使信号切换变得简单可靠。后期制作的前期化是国外同行经常使用的方式,EVS与APPLE后期非编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快速的现场编辑,使节目制作更显专业化。 网球大师杯的慢动作系统根据SMG现有设备情况,设计了如下系统:4套EVS包括两套高速,两套标速。高速EVS主要负责纵向的两个大倍率镜头,捕捉球员挥拍及面部表情的特写。两台标速EVS负责剩下的机位,一般一个操作员负责两个机位,不至于错过重要镜头。有专人负责集锦制作,所有精彩慢动作素材都传到集锦的EVS里做HIGHLIGHTS。在网球比赛中,通过适时捕捉和记录信息,实现球体精确定位,解决裁判员在现场所无法克服的人为误判问题,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根据现场固定摄像机信号和实地测量的尺寸数据建模,虚拟出3D的球场,控制电脑用于制作各种重放效果,渲染电脑用于生成播出的三维效果,通过切换台上键模式或直切模式播出。 三、音频制作 我们从2007年网球大师杯上就开始尝试5.1环绕声的制作,并在各种体育转播中运用环绕声混音,同时通过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环绕声设计的总结,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合理,富有成效的制作方法。如今已有信心用5.1环绕声完成2009年上海网球大师杯的电视转播,并作了更多全新的尝试,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本次环绕声的制作运用了大量不同型号的话筒,每个话筒都起了不同的作用,分别完成环境气氛声、网球特征声等不同层次声音的捕捉。本次比赛的环绕声的制作沿用传统的立体声制作方法,其中包括点声源拾音方法和立体声拾音两种方法。所以选择合适的话筒和合理地布置位置是环绕声制作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利用环绕声系统表现网球比赛项目的比赛进程,最重要的是通过声音整体形象的设计来表现网球比赛现场所拥有的空间,也就是说需要给电视观众一个空间位置的定位,使得电视观众能形成一种虚拟的声场空间。 四、传送系统 上海大师杯公用信号的传送牵涉到多家媒体,包括SN/ESPN/STV/CCTV/IPTV等,因牵涉到几家媒体的现场包装,通过同时触发不同的过场实现多版本的节目制作。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