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综合 查看内容

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

2010-5-12 11: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9| 评论: 0

擎天柱、威震天、大黄蜂、眩晕以及所有大家喜爱的机器人都回来了,红蜘蛛成为了霸天虎的领袖,这对变形金刚的老粉丝来说可能更加熟悉之一点,以及一个新出现的终极BOSS(堕落者)。

  大部分原先的制作成员也回来了,包括主演、导演迈克尔·贝以及众多音频团队的成员,包括音响设计和声音编辑主管埃里克·奥达尔、联合声音编辑主管伊桑·范德雷恩以及再录音混音师格雷格·P·拉塞尔。

  “从一开始,我和伊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在概念上把它与第一部影片区分开来,并制作出一部全新的、酷的影片,”奥达尔说。“比如说,本片中最主要的反面角色叫做堕落者,他是最初的霸天虎,能够在宇宙中自由移动,也能够控制其它霸天虎。那么,因为声音可以传达出大量的信息,我们设想一种能够真正表现他这种与众不同的能力的方法,结构我们偶然的发现了这个办法。”

  “对于设计的素材,我们有一套处理方案,当我们用设计插件处理某些原始素材时产生了很难听的声音。这造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子声音,实际上成为了堕落者的音响设计的基础。我们使用了一台泰勒明电子琴作为信号发生器。你可以用手非常非常流畅的控制音高和音量,因此我和伊桑很是把玩了一阵,并把它用于创作语音和机器声,我们实时的弹奏以表现出一个角色的特性和细微差别。”

  “泰勒明电子琴很有意思,你可以调节灵敏度,这样当你的手距离天线1英尺时,频率为20Hz,当距离为10英尺时,频率为20000Hz。伊桑在房间里到处跑,我们还不停的跳,这倒像是物理震动发声。我的意思是,你进门看到伊桑凶猛的打击着天线,感觉看上去像是天线发出来的声音。”

  “我们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泰勒明电子琴,它对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件新东西,”范德雷恩补充到。“它使我们能够把影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为它帮助我们把素材和电子声来回变换。影片中的机器人要逼真,即便有那些电子元件,他们也是有机的、自然的。那么,泰勒明电子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帮助我们创作那些声音。”

  创作在自然声与合成声之间迅速变化的声音,是为新电影创作全新声音形象的关键之一。这对构思一部远远超出前一集的影片也是至关重要的。
  格雷格·拉塞尔在2007年的影片中,在ProTools上处理了超过700轨的独立音效,他说:“埃里克和伊桑给我的声音充满了想象力和色彩。我的意思是尽管5、6年前电影可能只有3到4个大的固定的声音场景,我们在每卷胶片上就有两个!每卷胶片上都有一些庞大的、难以置信的场景,在过去这已经足以成为一部有声电影了。虽然这是个挑战,但也充满了乐趣。”

  “这一次,我们使用了新版的装有TFT屏幕的哈里斯MPC 3-D数字调音台(在索尼电影公司的金·诺瓦克剧院),它的操作非常灵活,而且压缩、声像、输出和母线分配都能在TFT屏上看到。在以前的调音台上,除非我们把单独的一个通道放在屏幕上,否则是看不到这些的,但在新台子上所有通道的信息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这真是太棒了。”

  从1990年起,他们制作的声音获得了多次奥斯卡提名,包括《黑雨》、《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佐罗的面具》、《世界末日》、《爱国者》、《珍珠港》、《蜘蛛人》、《蜘蛛人2》、《艺伎回忆录》、《启示》和《变形金刚》。在本片中,格雷格·拉塞尔负责预混所有的音效,加里·萨默斯负责预混对白、机器人的语音,而史蒂夫·贾布隆斯基负责了配乐。

  “我制作了所有的机器人音效和机器人的语音,都不是英语,”拉塞尔解释说。“新的调音台中有好多软件包,里面有一些非常智能的插件,其中4段压缩非常好用,加里常常在机器人语音中使用,以得到一个真正强大的印象而不会有刺激感。还有一个嘶声消除插件也很棒,还有用爆音合成器取代了原来的爆炸小盒。它更灵活,我觉得它会使人们的听觉达到最下限。”

  “有一场擎天柱和威震天战斗的慢动作镜头,它所达到的极限是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这些大机器人一边翻跟头一边开火。把一些难以置信的音效与宏大、英雄的配乐合并起来,就形成了这个极其酷的片段。”

  和第一部电影相比,新片所用的模板为汽车、直升飞机、喷气飞机、大炮以及人类的爆炸声分配了14个5.1的音效预混轨,而从15到23的9轨都用于机器人的音效预混。

  “形式是完全一样的,”拉塞尔证实。“双脚从汽车中分离出来,从腿部到腰部,从腰部到头部,直到眼窝等等部位,甚至连眼睛的闪光这种细节都是一样的。他们找回了第一部影片中的一个良好规则,这也是真正让我们受益的事物之一—我们从第一部影片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一点,无论是从编辑还是设计的角度来看,都使我们的工作更出色,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机器人变得真实。这次不仅机器人数量是上一部的三倍,它们的声音的个性也更明显,设计和我的方法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点。”

  “在规模方面,从一个苍蝇大小一直到一个150英尺高的机器人,”埃里克·奥达尔补充到,“区分所有角色的在设计上是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如何做到这一点。对于苍蝇,它的设计实际上很简单,以圆形晃动一个电动剃须刀就可以创作出翅膀的嗡嗡声。而对于影片中最大的机器人大力神,它有着大量的重型设备以及我们为它身上的汽车所创作的低沉的电子声,而弗兰克·维尔克这个出色的配音演员配了一些确实非常邪恶的声音,从个性上来说比我们使用动物的声音要好得多。”

  “必须承认,第一部影片中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拉塞尔接着说。“对我来说,从混音开始,我就知道这一次我能够把事情做的更有效率、更加精确。你知道,要把机器人做活,使它们看上去真实可信,对于音效来说的确是个挑战,尤其是当银幕上有那么多的东西时还要使它们清晰透明。在第一部影片中,我认为我们已经做的很清晰了,有许多东西的时候也能够留出空间。那么,这部电影的银幕上更加纷繁,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来设法在一个给定的场景中真正的集中于关键事物。”

  “我和埃里克·奥达尔一起决定我们可以关掉哪些东西儿不会对整体造成影响,我认为总是会有这种情况:不是你听到了什么,而是你没听到什么,在一个场景中,要创作出多少空间才能使人们注意到一些特殊声音。所以,我认为从制作第一部影片中,我们学会了清理和更加准确,新片忠也有了更好的清晰度,使电影更大胆和强烈,却不会刺激观众。”

“这部影片的动作场面是第一部的两倍,这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因为我们不断的从一个大场面转移到另一个大场面。同时,我们设法尽可能多的交替配乐和音效,以使观众得到喘息,设法找到方法来扭转声音,这样即使在一场大的战斗场景中,我们也可以把某种事实变得更超现实主义、更风格化、更印象派,就可以稍稍的缓冲一下。否则,如果整部影片中都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我觉得对于观众来说是比较过分的。”

  “比如说,在几个场景中,我们把所有音效拉掉了相当一部分,我几乎取出了所有的高保真部分,变成了一种梦幻般的形式,用音乐来推动场景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音效是十分次要的;基本上听不到,只是一种感觉。然后,在某个场景,把音效突然放出来,这使我们又回到了现实中,轰得一声,哦,我们又回到了实时模式,这时我们就听到了所有使人眩晕的声音。”

  和2007年上映的《变形金刚》一样,导演迈克尔·贝放手让音频团队去做他们认为对新片有用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埃里克·奥达尔和伊桑·范德雷恩开始创作他们自己的声音,在贝把重点放到影片的声音方面并要求把音效加入剪辑并给出他的意见之前,他们都可以做任何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

  音响设计的工作是在2008年8月开始的,而团队的核心成员是在10月下旬加入进来,影片在11月杀青后,所有的工作都开始高速运作,音频工作在今年5月份才最终完成。不过,格雷格·拉塞尔已经提前想好了。

  “在这部影片中,我创作并完成了一个机器人音效库,把它从我的主音效库中分离出来,背景音效库和拟音库也是如此,”他说。“在创作预混所没有的场景时,会增加很多音效,我甚至分配了另一个库专门用于存储这些音效。所以,仅仅在音效上我就建立了5个库,将来在制作《变形金刚3》时,如果他们想要用这部影片的特殊音效,就可以灵活的使用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各方面都比第一部来的更雄心勃勃,从视觉来说,它令人流连忘返,而对于音效,人们就像一个在糖果店里的孩子。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认同我们的观点,全体制作人员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异的答卷。和加里·萨默斯的合作非常愉快,还有负责背景预混的格雷格·奥洛夫以及影片的母带制作杰夫·哈博什。他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我非常乐意和他们一起制作电影。”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