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义县广电局曹振亮针对当前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发展格局不尽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建立又好又快又省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电视发展新格局的观点。 1、现状与问题 中国电视己经历了5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就覆盖技术手段而言,目前已形成了无线、有线、卫星三位一体的混合覆盖体系,并且正在快速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数字电视为广电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广电人已改变观念,在关注广电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的同时,更多的开始关注他的经济属性,注重产业的理念,注重经济效益,努力采用更赚钱的模式加速发展。这是广电人的一大进步。 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同一省内,不同的地市情况也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县内,也有山区、平原、丘陵、河川湖泊等不同的地理环境之分,也有人口密集区和地广人稀区之分,也有交通便利和不便利之分,也有经济状况较好和落后之分。这样,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受众群体,在数字电视覆盖采取何种技术手段上,存在着一个如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客观实际,不能一种模式通吃;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多元化,造成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只有遵循了科学发展规律,尊重了客观实际,才会避免失误。 2、因地制宜,建立又好又快又省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电视发展新格局 曹振亮认为,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地理状况之国情,采取依据不同地域情况,易有线则有线。易无线则无线,易卫星则卫星,易混合则混合的数字电视发展策略,才是实事求是的选择。区别不同情况,选择定位准确的数字电视覆盖手段,方能因势利导,迅速发展,形成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新格局。 2.1县城及其以上的城市应重点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并辅之以移动数字电视 城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不便于无线和卫星信号的接收,但有线覆盖手段在这样的区域正好发挥出有线的宽带、高清晰、大容量、双向化、多业务、多功能等的优势。再加上服务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数字电视和个人小屏幕移动接收终端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就基本满足了城市各类人群的数字电视接收问题。 2.2农村应重点采取卫星数字电视覆盖 广大的农村,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她区、山区、海岛、地广人稀的地区等非常适合采用直播卫星(DBS)覆盖。如果一味地控制、限制其他技术覆盖手段,只是强推有线电视,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地广人稀的地区,用户不集中,铺设有线网络投入大利润小,不是十分合适。采用地面无线覆盖也很难达到某些偏远山区;自行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也违反了广播电视管理法规,是不允许的;“村村通”工程虽然解决了“通”的问题,但是由于节目套数比较少,群众缺乏入户的积极性,收效也甚微。而采取直播卫星进行覆盖,则简单高效,投资小,见效快,信号质量易于保证,群众欢迎,顺应民意,发展较快,也易于收费,对促进广电产业发展十分有益。 2.3城乡结合部、平原地区、交通干线区域应重点发展地面数字电视 城乡结合部(城郊)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农村,居住环境和经济状况介乎于城市和农村之间,适合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平原地区的农村,地域开阔无障碍,人们居住相对集中,易于无线覆盖,且交通发达,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交通于线穿越的区域,大多经济发展状况好,人口集聚,更主要的是为方便于交通工具上的移动接收,无线覆盖是合适的选择。在上述的三类地区,重点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是明智之举,必然有市场,有效益,是最佳、最适宜的发展区域,正好发挥地面数字电视可固定和移动接收的优势。 无线、有线、卫星数字电视是电视广播的三种主要覆盖手段,其各有优势和不足,从事广电技术的同仁们都知道。他从宏观的层面,提出一种观点,引起一种思考,特别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思想参考:当选择了一种或多种覆盖技术手段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是最佳选择?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当然,并不反对合理的无线、有线、卫星数字电视几种手段混合覆盖,事实上,许多地方也正是这样做的,要注意的是,要将这三种覆盖手段区分使用,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和谐发展,一旦形成错误的格局,造成资源浪费不说,非但不能产生优势互补的作用,反而是产生不良的恶性竞争。最终,无法使广电产业做大、广电事业做强。不能指望一种模式通吃天下。也不希望出现不良的恶性竞争,期望的是因地制宜的定位准确的又好又快又省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电视发展新格局的选择和形成。实现在宏观上多种覆盖手段上的真正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2009年11月18日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