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前沿经验 创新一流技术
一、高质量的完成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排球决赛的电视转播工作。从11月8日离台至11月29日回台共22天时间里,技术中心转播团队参加了亚运会乒乓球、排球转播的彩排演练共4天,完成正式比赛的转播10天共54场,提供正式比赛及颁奖仪式转播电视信号73小时,其中乒乓球比赛转播电视信号64小时,排球决赛转播电视信号9小时。转播信号技术质量高,稳定安全,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信号劣化现象。设备运行安全,设备无任何遗失或损坏的状况。 二、利用亚运会转播的技术平台,了解了大型体育赛事转播工作规律、及运作模式。广州亚运会的主转播机构GAB,是按照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工作模式运作的,其国际广播中心(IBC),新闻中心(MPC)是转播工作的核心,内部有信号检测、分配、传送机房(CDT),制作质量监视机房(PQC),以及各电视设置的转播前端演播室、制作室。IBC、MPC通过光纤网络与各场馆建立电视信号传送、信息交流、命令送达的联系,同时也是运动会转播文化展示、传播的中心,设置了亚运文化的展示窗口、运动会纪念品商场等等。各独立场馆从场馆管理协调、技术、后勤、信息等方面设置了责任人,对于场馆的体育转播各方面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工作。 通过广州亚运会转播的技术平台,湖南广播电视台技术领导黄伟、周雪英、唐泽怀、周俊等人先后带领了三批近40人次主要技术骨干到IBC及场馆进行调研和学习,对于亚运会转播的技术组织、技术设备及运行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亚运会转播团队收集了关于场馆管理、场馆转播技术手册等第一手具体资料。这些多层面的学习、观摩、交流工作,丰富了我台进行大型活动转播的技术设备配置、技术实施、技术管理的运作经验。 三、学习总结了当下最新设备的使用经验,以及技术团队与节目制作团队合作的专业工作模式,有利于开拓大型节目转播制作工作的技术创新思路。亚运会每个场馆的转播技术制作手册对于摄像机机位的设置、话筒的布置、慢动作制作播放、信号传送等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规范,也是制作质量监测中心(PQC)的评判依据。以机位设置方面为例,通过对需要反应的现场主体的分析,每个机位的视角、距离的计算,设置每个机位镜头配置,并细分机位任务。 制作团队(节目团队)分工明细,每个工位人员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设备非常熟练,明确各工位的工作任务,导演与摄像、转播车工位、导播等交流指令简单明确。特别是导播对于切换台的使用非常熟悉。本届运动会的转播使用了一些新设备,如超高速摄像机、水下摄像机等,这些设备也非常适合湖南台节目如《智勇大冲关》等的制作。利用EVS制作集锦(high light),也是我们在节目如《舞动奇迹》中使用过的,但是加入了有情节的编辑手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这些专业化的工作方法,有些是技术团队需要提炼的,有些是需要和节目团队一起交流提升的。应该说,对于这些业务细节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是技术队伍本身,还是技术队伍与节目团队的合作方面,亦或是节目制作技术创新工作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转播过程中,转播技术团队同事们踏实的工作作风,精良的业务能力也给合作的制作团队及主转播机构GAB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天转播结束后,GAB提出比赛的回顾放送(melt reel)需要有音频,而我们的EVS音频输入都是以嵌入音频的形式,这与我们在台内制作节目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转播团队的同事们连夜讨论技术方案,调整系统设备,在第二天上午转播比赛前就满足了制作团队的要求。制作团队和GAB对于湖南台技术团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钦佩,都说从这件事的处理过程,就足以看出湖南台技术部门对打造湖南电视品牌的贡献。其实,这样的技术应急处理,在台里也就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五、考验了转播技术队伍的团队意识和业务能力。参加亚运会转播工作的技术团队同事们,紧密配合,互相学习,作为一个整体,在技术业务和合作精神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由于GAB对于技术团队人数的限制,参加广州体育馆乒乓球、排球决赛转播的技术团队总计只有六人,需担负场馆技术管理,视频系统、音频技术的技术设置及技术保障工作。转播使用设备量大,还有5台长焦摄像机、一架摇臂等重型设备,转播前的设备架设、转播后的设备拆场尤显人手不够,体力工作繁重。在转播拆场时,同事们已连续在转播车上进行了9个小时的技术操作,但按照场馆要求必须得马上拆场,同事们又紧接着连续干了近7个小时的体力劳动。同事们没有一个说苦叫累,拆完设备,再清点设备,发现没有损坏或丢下一件设备。 在转播车进场工作后的第三天,杨荣祺由于前几天工作太累,加上水土不服,发烧感冒,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住院治疗。年青的唐长亮、陈凛担负了主要的技术操作工作,由于人手少,连续转播没有间隙,中午吃饭都没有时间,就吃些饼干,继续工作。晚上,在一天的转播结束后,湖南台转播团队的同事们还到医院看望杨工,在病房里有说有笑,使出门在外病倒的杨荣祺得到宽心和安慰。因人手少,杨荣祺待病情稍微好转就坚持上岗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黄鑫是在团队里担负音频技术的唯一一人,对于大型节目的录音技术非常的纯熟,同时具有很好的合作沟通能力,与我们合作的CCTV5乒乓球团队、排球团队对他是非常欣赏和佩服,不但懂技术而且对于录音艺术也有较深的研究,他与中央台的同仁们在工作中建立了很好的工作情谊。 唐长亮是年青的技术骨干,在台里多个大型节目的转播录制工作中担当了技术负责,在亚运会转播工作中,吃得苦,耐得劳,每天的比赛转播,他从信号的传送检测、每个摄像机讯道的技术设置、切换台的系统设置都分步一一检查,体现了很好的转播技术职业素养。 陈凛主要负责EVS的操作,在亚运会的转播工作中,他主动与节目制作团队的EVS导演进行了深入的业务交流,总结了EVS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