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录音:音乐录音室(下)

2012-4-12 01: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96|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顺便指出,对于自然混响加人工混响型音乐录音室而言,由于部分混响可由人工混响补充,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就可适当减小,室内的吸收将相应增加,其效果相当于增大了房间的体积。因此,在小体积、短混响的音乐录音室中有可能录制较大型乐队的演奏,如中、小型交响乐队的演奏。当然,这对于交响乐一类的严肃音乐来说,其效果比在自然混响型音乐录音室中录制的要差一些。至于音质差别的程度则与所用的设备和录音技巧有关。

  强吸声(短混响)型音乐录音室,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自然混响型音乐录音室还是以自然混响为主的其它类型音乐录音室,它们的声音空间环境效果主要是由房间(录音室)提供的。一般地说,它们的混响时间都比较长。这类录音室主要适合于单点拾音方式,即适用于单传声器或“主、辅”传声器的拾音方式。这种拾音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录音工艺在录制严肃音乐方面仍然是普遍采用而且难以替代的。但它们却存在着经济和录音控制等严重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录音设备,尤其是音质加工处理设备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多传声器多轨录音、后期制作的新工艺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强吸声型录音室和活跃端一寂静端型音乐录音室则是为适应这种录音工艺的需要建造的。顺便指出,目前在一些录音文献中不时出现“声道”与“声轨”相混淆的情况,应予注意。强吸声型音乐录音室又称寂静型音乐录音室。所谓“寂静”就是混响时间很短的意思。
  
  在实际录音工作中,采用实时录音、一次合成的录音制作技术,对乐队的要求相当高。往往由于某一声部或某一乐器组,甚至某一演奏者的原因而导致整个录音失败或无法进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录音工作获得更大的主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采用了多传声器多轨录音、后期制作的录音新工艺。这种录音工艺记录的是各通路的素材,其音质的增优处理,包括立体声的声像完全依靠后期制作完成。这就对声道(通路或声轨)之间的隔离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按照美国广播工作者协会有关磁带录音和放音(开盘式)标准的要求,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对室内声隔离度的要求。寂静型录音室由于房间的边界面吸收很大,从而大大减小了反射声的强度,提高了多传声器拾音方式中的各传声器之间的声隔离。特别是对于采用多传声器近距离拾音技术录制流行音乐而言,它便于按照不同声部或不同乐器进行音质加工处理,以满足各自的要求,因此曾被广泛使用。这样的隔离度难以满足多声轨(后期加工)的要求。通常只能直接将各传声器或各通路的声信号在调音台上一次合成。在这种情况下,声道间有少量“窜音”对录音效果影响不大,有些录音师甚至认为是有利的;显然,这并没有实现尽可能大的录音控制自由度的目的。为此,近代的录音室在利用隔声屏风和活动式隔声小室的基础上,兴建了固定式隔声小室。这种录音室的基本形式是在主录音室周围建造若干固定小室。它们的混响时间都很短。

  主录音室与固定小室之间以及小室与小室之间都有良好的隔声与隔振措施,以获得更好的声隔离效果。为了音乐演奏的需要,它们均设有观察窗,以求整个乐队演奏时的同步。各小室内表面的声学处理各不相同,这就可能获得不同的反射声,以满足不同乐器演奏时的音质要求,当然,整个节目及其声音效果均通过后期加工处理完成。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