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听觉语言:音乐音效(下)

2012-4-12 01: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3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成长起来的莫扎特凭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彰显了他的反抗意识的萌发,这种反抗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此歌剧在当时的奥地利是被皇帝明令禁演的,理由是它能引起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而莫扎特没有屈服,而是用一种独特的戏剧风格把它揭示了出来。

  影片的音乐自此以后开始转为较低沉的交响乐风格,暗示了莫扎特的人生开始遭受贫困的威胁。这时,萨列里偶然得见了莫扎特的一些音乐手稿。令人震惊!你简直无法相信这些都是初稿,都只是乐曲草稿,上面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他只是写下心里酝酿好的音乐,一页接一页地他好像是在听写。这么完美的东西,没有人谱出过,每个音符都恰倒好处,不可替换,每个乐句都必不可少至关重要。我清楚地感受到,在大主教宫殿里听到的音乐显然不是偶然,上帝之声在这里响起。我正透过牢笼,一丝不苟的笔记所围成的牢笼,凝视着一个绝美的东西!萨列里的这一段忏悔词伴随着莫扎特手稿中的一个个片段娓娓道来,那是一段既爱又恨,既欣赏又排斥,既珍惜又嫉妒的心灵独白,在穿插串联的音乐片段的牵引下散发着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穿透力。也许萨列里永远都无法企及莫扎特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创作天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那种独特而又敏锐的读解能力是同时代所有音乐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财富。这是他自感的悲哀之所在,同时又是幸运。

  一阵沉压浑厚的交响乐声响起,莫扎特的父亲黑漆漆的长袍出现在楼梯口的时候,莫扎特的生活开始陷入了极度的贫困。轰鸣的低音鼓和提琴声由远及近地响着,暗示着沉重的命运的到来。家庭的危机,事业上的危机接踵而至, 莫扎特在世的后半段创作以沉重阴郁的哲理歌剧为主。

  莫扎特在父亲去世后创作的一部黑暗的歌剧《唐•乔万尼》出世了。只有我知道,那个可怕的幽灵是亡灵现身!沃尔夫冈•莫扎特竟然招回自己的父亲,在全世界面前控诉自己的儿子。让人看了觉得既恐惧又奇妙!现在,我心里开始疯狂,疯狂的我人格分裂。我聆听那似乎只有我能听懂的声音,站在那里我体会到,那痛苦的老人,即使在坟墓里,也不得安眠!这个时候的莫扎特开始有意识地试图呐喊了,然而他发自内心的呐喊却只有萨列里一个人听得见。与此同时,剧院里上演着某宫廷乐师所做的接近闹剧的歌剧。穷困潦倒的旷世奇才身陷窘迫和尴尬,而毫无意义的音乐却在受着热烈的欢迎和皇帝的青睐,影片在这里通过这种反差完成了强烈冲突的戏剧动作。

  影片后半段开始转入凄凉的大提琴独奏,沉重而暗淡,贫病交加的莫扎特显得异常的孤独。这时几乎他的每一个出场都是用低缓疲倦的管弦乐作为陪衬。 最后一部歌剧的创作比较具有戏剧性。女高音的角色是莫扎特从正在大声训斥他的岳母那里得到的灵感,高音独唱一声声的嘶喊仿佛莫扎特本人向着命运的呼喊。
 
  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段音乐——《安魂曲》是他在病床上完成的。由他口述萨列里手抄,这一段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莫扎特非凡的创作天赋和萨列里的理解天赋。先由男声重唱变为大合音,定音鼓引导渐进小号协调,后变为女高音和三度女低音半C调合唱,女高音在上,仿佛是呼唤着灵魂进入天堂。莫扎特的激情并没有因为重病而熄灭,又一轮的小提琴合奏把整个气氛托到高潮,象征着他的生命在做最后的反抗。音乐一直持续伴随着生命逐渐走向沉静,逐渐转向凝重的低声倾诉。定音鼓止——小号止——小提琴止——女声止,大提琴降调渐轻,莫扎特远去了。总觉得一切都应该随着《安魂曲》的结束而告沉寂。一切又回到了现实,回到莫扎特那略显怪诞的笑声和萨列里悲凉的轻声倾诉,然后上帝假他之口仁慈地向这大地上的芸芸众生说着:“我宽恕你们,我宽恕你们……”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