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编剧技巧:戏剧语言的作用(下)

2012-4-12 01: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戏剧语言是从带有情绪的人物和激动的剧情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所以必然带有感情。西方有句谚语:“从饱满的心里用嘴讲话”,对戏剧语言来说,特别确切。人物在充满着感情时说话是毫无拘束的,没有保留的;人物在紧张情绪越来越高的时候,说话也就越来越激动,说话也更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人在激动时候说的话总是比较简短、尖锐、生动,看来是不假思索的,但很能感动人。这样的讲话决不可能是四平八稳的,做作的,空洞抽象的。

  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是:感情充沛,形象化和精炼。这三者都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合起来说,戏剧语言必须是诗的语言。戏剧语言的诗化首先表现在它的热情洋溢、感情充沛上,它是“灼热的语言”,是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刘易治说:“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化的另一个含意是形象化。诗的语言总是最形象化的语言,不是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才能感动人。劳逊说得好:“诗意的语言,这不是一般所谓美不美的问题,而是要求它有现实的色彩和感觉。真正的诗意的对话会使听的人产生一种可见的感觉。”有诗意的语言是有声、有色、有味的形象化的语言。爱尔兰戏剧家沁孤说道:“每一段对话都必须要象一颗核桃或一只苹果似的充满了芬芳的气味,而这种对话是决非那些在闭口不谈诗歌的人们中间工作的人所能觉得出来的。”人民的语言本来是形象化的,有声有色的。善于吸收群众语言的都能写出比较好的戏剧台词。他们善于利用谚语、比喻、对比,形象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使语言听起来有声有色,扣人心弦。伟大的戏剧家可以说都是伟大的语言学家,他们的语言丰富多彩,主要是他们广泛吸收群众的形象化语言。

  例如《徐策跑城》中《跑城》一场,恐怕原来是一场过场戏,接下去是上殿奏君。这一场戏原来的目的是用一大段唱,来倒叙十几年前的往事,并且薛蛟已长大,并搬来了薛刚大队人马,心里十分兴奋和喜悦,边唱边舞,接到下一场去,可是后来由于表演有特色,就成了单独存在的折子戏了。话剧的过场戏一般在下一幕的开场,除了两幕之间没有时间和情节的间隔无需加以过场的以外,一般在下一幕开场时要交代一下在上一幕落幕以后和下一幕开幕以前所发生的情况与变化,再接上另一戏剧性场面。

  过场台词既要能简括的说明情况和问题,又要本身有戏剧性,是极不容易写好的语言。为过场而过场总是不好的,把戏剧的进展延缓了,平铺直叙,象说故事一样,缺乏戏剧性。说明过多过少都不好。于是有的剧本里就用第三者在幕与幕之间出来作一些连接过场的说明台词,贯串全剧。这第三者可能是剧情经过的参预者或旁观者,用回忆、追叙、慨叹、批评的方式在幕间不断出现。有时由剧中人物之一扮演,有时参加到戏里去,有时又单独出现,作为目睹者加以解释和批评。

  戏剧语言的第三个作用是推动剧情向前进展。有时在戏里无法用动作来推动剧情,而只能用语言来推动剧情向前进展,并且达到规定的效果。这种语言的动作性非常强,不但能推动当前的剧情向前进展,并且推动今后一系列的剧情进展。任何戏剧语言决不能成为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的障碍,也不能作为装饰品或外衣而存在。戏剧语言是同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剧作者在写每一句台词的时候,必须心中有数,要它起什么样的作用,并且记住最好的台词总是同时能起好几个作用,一方面揭示性格,一方面推动剧情和表达思想和感情。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