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编剧技巧:吃惊艺术的造成

2012-4-12 02: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58|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主张对观众保守秘密的人认为保守秘密是造成悬念,造成紧张,加强戏剧性的有效办法。戏剧最忌开门见山、一览无余,所以必须保守一定的秘密。许多好戏都是通过秘密一点点揭露出来而不断加强观众对剧本的兴趣的。一般情节曲折的戏都必须依赖保守秘密来逐步展开冲突。

  例如秦腔《赵氏孤儿》一剧是以剧情曲折来引人入胜的。赵朔和屠岸贾正面冲突以后,赵朔被杀,赵家满门抄斩,公主逃入王宫避难,孤儿赵后出生后,十分危急,幸而程婴挺身而出,假扮医生入宫救孤儿,正要抱孤儿出宫,屠贼突然带兵前来搜宫,程婴将孤儿装入木匣内,从后门溜走,宫女卜风与屠贼正面斗争,拖延时间,孤儿得安然出宫。接着屠岸贾命令全城百姓三天内交出孤儿,程婴与公孙柞臼的定计是把秘密先告诉观众,然后按计进行的一场激烈斗争,还包含着不少小秘密的一一揭露,造成不少使观众吃惊的场面。最后十五年后韩厥带兵还朝是出人意外的吃惊,造成复仇杀贼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出戏里安排了不少使观众吃惊的有力好戏。
   
  这派主张的人还认为有些剧体的秘密观众可能是早已知道的,但在入场观剧时往往集中精力在当前表演的剧情中,把后面已知的情节暂时忘却,仍然用不知如何发展的心情来欣赏它。所以在应当吃惊的时候就同完全无知的观众一样也会享受到吃惊的乐趣,并不因为已经知道而不感到吃惊。所以好的剧本观众虽然看过好几遍,但每看一遍,仍然能经受一次新的吃惊。这当然要看什么样的秘密。秘密所带来的丰富内容,人物性格的揭露,主题思想的联想,是使观众一再吃惊而不庆的主要原因。

  一般浅薄的吃惊,纯技巧的吃惊,例如有些侦探戏,就只能使观众在第一次观看时发生兴趣,看第二遍时就索然无味了。理论家所反对的就是这一类的吃惊。

  要根据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一点点泄漏给观众,造成逐步紧张的戏剧气氛,造成曲折多变的戏剧结构。把秘密保守起来直到最后使观众大吃一惊常常是危险的,并且是愚蠢的;把所有秘密在戏的头几幕一下子泄漏无余,戏可能在头上很紧张,但越到后来戏就会完全松弛下去,甚至成为瘫痪状态,只能平铺直叙,把故事敷衍完毕了事,这不仅不合戏剧结构的要求,并且也不符合真实生活发展的普遍规律。最重要的是作者要根据需要有的秘密早泄露,有的秘密却要留到最后,一点一滴地放出来,这分寸的掌握全在作者对生活的熟悉和艺术技巧的熟练应用,没有一个准则可以机械地规定下来。

  有人把这重要的吃惊艺术称为“戏剧性突变”。这种突变往往发生在剧本的结尾,这是极其重要的结构技巧之一。现在要说明的,只是“戏剧性突变”中的吃惊成分。这种突变往往是用吃惊的情节来完成的,这样的吃惊往往产生在有两条线索的剧情里,有主线与副线,而吃惊往往是由副线的突然出现或再现中造成的,而不是主线自己造成的,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结构问题。正副线往往各自发展,好象关系不大,但等两线交结在一起时就出现了全剧的突变,而这突变往往由于副线的人物或情节的突然出现或再现中造成的。所以有人主张吃惊只能用于副线,不能用于主线,而主线的变化主要依靠悬念,不是吃惊;主线中如果用吃惊来转变,就会贬低主线的价值。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