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表演:电影特写(下)

2012-4-12 03: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7|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在银幕上常常看到这种情况,演员声泪俱下,观众却无动于衷,演员激昂慷慨,观众却冷若冰霜。在电影表演中煽情往往不动人,而抑制感情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因此它符合生活中的感情逻辑,也符合银幕表演的特点。郑振瑶在总结自己表演时提出:“电影是感觉的艺术,贵在真实。我们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用不着声嘶力竭。心里有十分,只需要表现出几分,要留有余地。过多了,会溢出来,便不真实了。”

  在生活当中,本来就不能老那么血味呼拉的,完全爆发出来的情感,不一定最动人。我们常常需要克制自己,才能不肤浅。她在《如意》、《城南旧事》中感人的表演正是这种电影表演观念的产物。两部影片中演员似乎都没有什么大的外部动作,在传达人物情感时,她没有像一般演员那样,用动作表情去传达感情,既没有彻哭,也没有狂笑,既没有激动的面部表情,也没有颤抖的手部设计,而是着力于人物内心的准确的感受。她在处理《如意》中格格面对劝她出国的原丈夫以及劝她出国的情人石义海这样两场表现恨与爱的激情戏时,没有通过大动作、激动的表情去直接表现,脸部表情都没多大的变化。表演的魅力来自演员全身心投入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真切感受,恰恰是这种对爱和恨的情感“抑制”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城南旧事》中宋妈听说俩孩子都没有了,演员并不是表演简单的呜咽流泪。她呆坐在厨房,一句话也没有,甚至没有一滴眼泪,连脸上的“表情”也是木然的。结尾时,宋妈亲着小英子,在墓前,面临生离死别的表演,都处理成“忍”,忍悲节哀,吞咽着巨大痛苦。表面上淡淡的平静孕育着内心浓烈的深情。这些场面给我们展示压抑情感和感觉艺术这种电影特有手段的艺术魅力。

  特写镜头的微相表现不仅细腻、微妙,而且具有很大的内涵和艺术辐射力量。这种特写传达给观众的,不单单是这种表情本身,也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意念和信息。它常常使观众“感悟”到表情之外更多的含意——人物的复杂的遭遇、人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人物与周围人物细腻复杂的关系、人物的历史感以及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等等。《人到中年》中陆文婷望着儿子园园啃着烧饼时的特写表演,传达的感情是多么复杂啊!委屈、内疚、焦虑、疲乏、爱与宽恕、辛酸与自责……是啊,“微相世界”中的优秀表演往往不是语言所能形容和表达的。巴拉兹称它为“多音的面部表情”,指的是在同一张脸上可以表现出各种互相矛盾的表情。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感情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而综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人物的复杂心灵。正像前苏联导演罗姆在《关于影片的思考》一书中说的:“目前已有可能运用的脸面,有可能运用一个很长的特写镜头,使观众不是靠纯外部的、最简单的逻辑,而是靠‘感悟’去领会其内容,观众有可能自己去思索和领会作者的意图。换句话说,这种特写应向观众展示一条达到所必需的效果的途径,而不是像《圣女贞德》中那样,用动作,哪怕是无声的、最微妙的动作直接把这一效果表达出来。”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