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电影基础:蒙太奇发展过程

2012-4-12 03: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99|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世界电影诞生之初,是没有蒙太奇技巧的。当时所谓的“电影”,都只是现实生活或舞台剧的原始记录,一个场景用一个固定视点的镜头拍摄下来、然后用机械的手段连接在一起就算完成,而没有任何分镜头的概念,以电影创始人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最为典型。
  
  后来梅里爱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灵车变汽车的停机再拍技巧,又挖掘了特技、多次曝光等技巧,并开始将不同场景拍摄下来的镜头连接起来叙述故事,使得电影开始慢慢具有了分解和组合的特征。1902年,美国人鲍特在剪辑影片《一个消防队员的生活》时发现素材不够,采用演员扮演方式补拍一些镜头,然后剪接在一起。另外同时期英国布莱顿学派电影也在尝试新电影方式,1900年威廉逊在诬蔑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电影《中国教会被袭记》中,首先尝试了交替剪辑的追逐救援场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影片代表了蒙太奇手法的最早出现。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将蒙太奇手法与技巧发展完善的人,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为此,格里菲斯进行了一系列自觉的尝试。1908年,他在电影《道利冒险记》首先创造了闪回手法。1909年在影片《凄凉的别墅》中首次尝试了平行交叉蒙太奇剪辑手法。之后1915年在经典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结尾部分,他用纯熟的技巧将受攻击的一家、三K党以及增援队伍在同一时间的不同表现交替剪辑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叙事的高潮张力,在电影史上被誉为“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这一手法在此后1916年的影片《党同伐异》中得到更成熟的运用,影片同时将母与法(母亲力救被误认为要犯的儿子)、耶稣的受难(犹太长老让罗马军队抓耶稣)、教堂屠杀(圣巴尔特雷米对新教徒的大屠杀)、巴比伦的陷落(山村女子爱上王子、解救王子)四个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故事交叉剪接起来,深刻阐释了哲理化的内涵。

  一战之后,苏联电影人吸收了格里菲斯的经验,并经过了很多的实验,终于使得蒙太奇有了早期有意识的理论尝试,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库里肖夫和普多夫金。库里肖夫认为,电影的本质在于影片的构成,在于怎样由一个镜头转换到另外一个镜头,以及前后两个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意义关系等。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库里肖夫首先进行了“创造性地理学”实验,将男子从左向右走来(国营百货大楼前)、女子从右向左走来(果戈里纪念碑前)、他们相遇握手而后男子指点远方的景物(大剧院附近)、白色的建筑物(白宫)、两人走下台阶(教堂)等五个不同时空的动作片断组接在一起,利用观众的心理错觉将他们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同时期普多夫金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孤立的物像即便在摄影机前是活动的,但放映在银幕上还是死的,只有将这个物像和其他物像放在一起,作为各个视觉形象组合的一部分被表现时,这个物像才具有生命。普多夫金还在电影《母亲》中,尝试将冰河解冻与游行队伍剪辑在一起。通过实验,他们将蒙太奇的焦点更多地关注在单镜头和片断之间的关系,而非格里菲斯时期的两个戏剧场面之间的关系。

  真正使蒙太奇理论系统化、完善化的,是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库里肖夫的两个实验,成为了爱森斯坦建立系统蒙太奇理论的重要依据。他据此研究强调指出,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就必然产生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之后他将理论探索付诸于电影的实践,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切入了三个与剧情毫不相干的石狮子镜头,在《十月》中插入了沙皇铁像和拿破仑雕像的镜头,表达哲理隐喻。这就是他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的理论论述非常丰富,提出了多种分类,并且进行了阐述,将蒙太奇理论真正推向系统和成熟。他提出了蒙太奇的至理名言:“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是二数之积。”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