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角度,是电影的重要造型形式。它决定了影像画面的构成,可以强化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可以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和叙事关系,也可以决定影片的视觉语言风格,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镜头的角度,在具体分类时,一般都是以人的正常的水平视线关系为基础。由此,可以分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三种。 平角度,又称为平拍镜头,是指摄影机处于与人眼水平视线等高的位置所拍摄的镜头。这是电影中最常见的镜头。 平角度镜头,因接近人眼的平视效果,而使得画面平稳、均衡,并使得人物形象逼真、不变形,适合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者有规则图案的物体。 同时,平角度镜头因为处于与人眼水平高度,画面构成中往往将同一水平线上不同距离的前后景物相对重叠在一起,看不出层次关系,因而空间透视效果比较差。 仰角度,又称为仰拍镜头,是指摄影机视轴偏向水平视线以上所拍摄的镜头,或摄影机低于被摄体、从低处向上拍摄的镜头。 仰角度镜头拍摄时,近处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十分醒目,物像的体积会一定程度地放大,可以使被摄体在画面中显得高大、雄伟或威严、强悍,令观众对被摄体产生仰视、赞颂、敬畏或恐惧的心理效果。影片《开国大典》中用仰角度镜头来凸显天安门的雄伟高大。影片《新龙门客栈》中多次出现仰角度镜头,一部分用来勾勒众多侠士英雄高大的形象,来展现英俊威武气概,一部分用来描摹东厂太监的狰狞恐怖面貌,凸显卑鄙可耻。 有时,仰角度镜头可以用来模拟剧中某个主人公的特定视角,或代表观众的视线,传达特殊的主观情绪效果。影片《城南旧事》全片用稍稍仰拍的镜头,巧妙模仿剧中小主人公英子的视角,契合影片成长回忆的叙事角度。特殊情况下,仰角度镜头还可模拟动物的视角,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美国影片《猫狗大战》、《神犬巴迪》、《精灵鼠小弟》等影片中,仰角度镜头就被大量地用来代表猫、狗、老鼠的视线,产生独特的喜剧化和人性化效果。 俯角度镜头,又称为俯拍镜头,指摄影机视轴偏向水平视线下方所拍摄的镜头,或摄影机高于被摄体、从高处向下俯拍所拍摄的镜头。 俯角度镜头拍摄时,地面上竖立的高景物、站立人物都有一种斜向汇聚的效果,常用来鸟瞰景物全貌,强化环境空间的概念,同时使得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影片《红高粱》中“野合段落”中,我奶奶躺在一片倒下的神坛式的高粱中,我爷爷跪在地上,高粱随风摇曳飞舞,这时的俯角度镜头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俯角度镜头拍摄时,能使竖向的人和物产生极强烈的被压缩感,使得人或者物体的体积变形以至于形状奇异,常用来表现遭受威胁、危险或压抑低沉的空间氛围。影片《本命年》中泉子在戏场孤寂死去,逐渐拉开的俯角度镜头真切地传达出压抑、绝望的基调。 当俯角度镜头以垂直高角度状态出现的时候,又叫作“扣拍镜头”。扣拍镜头拍摄时,竖向的人和物压缩感更为强烈,环境空间的布局特别有型,画面造型非常极致。一般歌舞片中运用得比较多。美国影片《魅影奇侠》中,贪婪邪恶的蒙古之王的一次出场,扣拍镜头运用得非常出色,身着规则图案的蒙古之王身形基本淹没,整体上展示出一个特别标准的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美感的十字形,压抑窒息的气氛赫然显现;同时升降机的使用伴随着拉远的过程,镜头开始复杂运动,高角度的扣拍镜头逐渐转化成平拍镜头、仰拍镜头,景别也逐渐过渡到远景,人物形象的邪恶与恐怖得到了巧妙地塑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扣拍镜头影像构成虽然好看,但创作者刻意为之的意图非常明显。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