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品种。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一样,经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判断,然后进行报道,通过媒介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新闻摄影具备新闻所共有的基本素质,比如: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真实性、客观性等等。
然而新闻摄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报道手段,说明它还有独具的特征。这种特征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现场性、瞬间性、直观性、时效性等等。与文字报道相比较而言,这些特性显然是新闻摄影的优越之处,但是与网络视频、电视新闻报道相比,除瞬间性外,新闻摄影的直观性、时效性、现场性却远远不及动态画面的效果。因此,以静态、瞬间的画面反映新闻事实才是新闻摄影独具的本质特征。
多元化是近年中国摄影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趋势,从许多中国摄影师,特别年轻一代摄影师的作品可以看出,荷赛多年来致力建立起来的新闻摄影审美已为中国人所了解、接受和运用,逐渐成为我们摄影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摄影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师将通过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这一种摄影语言,更好的与西方的主流社会交流。
数码化,彩色化,图像化(新闻摄影的数码化和彩色化,印刷媒介的彩色化和图像化)是世纪之交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的三大趋势。媒体图像化直接导致了我国新闻图片边界的扩展,在报刊版面上出现了许多以广告拍摄手法拍摄,用中国传统新闻摄影定义无法界定的"插图"照片堂而皇之以“新闻照片”的形式登上了报刊的版面,如报刊中“电脑版”、“汽车版”、“居家版”等等版面上的照片。"插图照片"的兴起和繁荣大大丰富了传媒的视觉表现形式,还将成为本世纪我国传播摄影中发展最快,变化最丰富的摄影类别。但从我国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甚至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的照片分类来分析这些图像,都将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因此,在将新闻摄影界定为"图片与文字的报道形式"之时,对新闻摄影进行重新分类,修改新闻摄影的内涵外延类来适应我国新闻摄影发展已成为必要。
新闻摄影的瞬间性与摄影本身的特征有关系,因为摄影是时刻的凝固。新闻摄影是新闻事实中某一时刻的凝固,而网络视频、电视新闻报道却是一个时间流的呈现。新闻照片不仅仅是从时间中抽取了某一时刻,将这一时刻从其依附的时间流中分离出来,使照片成为新闻事件某一时刻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新闻摄影还具有从它记录的时刻向前向后延伸的能力。
在我国,新闻摄影与报纸媒体的紧密关系更为明显。各报社的摄影记者、通讯员和摄影爱好者组成了新闻摄影队伍,报社摄影记者队伍是新闻摄影的主力军;从新闻摄影的发布媒介上看,目前报纸是新闻图片的最大用户;在新闻图片的运转体制上,我国几乎还没有独立于报社与通讯社之外的新闻摄影图片社;在新闻摄影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指导方针也仅局限于报纸媒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拍摄者以平等的心态来关注受众和研究受众的需求,也是新闻摄影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比如在新闻摄影报道上一直存在抓拍和摆拍的争论,事实上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很容易得到答案,受众需要的新闻摄影就是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历史活动忠实的报道或者说是图像化的再现,拍摄者没有理由不把真实的图像呈现给受众。
当然,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报道视角上,在报道的策划、题材的选择、画面的处理、编排过程等等每一个细节上,都会体现出对受众的理解和对人本身的尊重。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人文关怀理念的转变,就会为营造一个平衡、健康的媒介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