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所以是材料,就是由于材料所具有的一定纪录片规定性,是可以为编导认识、把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的规定性是达到认识材料对象,并创造出艺术现实的一个前提。 这一集材料是建构在对人类与宇宙的时空概念的思考上,通过对材料原状的剪辑,结构出人类历史的景观,在黄河流水的背景下,永恒存在的天体宇宙与人类历史的积淀相互沿承阐释,文化成为认识宇宙时空的结果性尺度,而宗教则成为宇宙无度的永恒视境。在第三集里,生存状态成为纪录片剪辑材料的主题,材料的差异与对抗性形成了追问宇宙时空的思想张力,材料组合的线性轨迹的逆时窘境,与这种线性道路对宇宙时间的复读回思,同构出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锁链:在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消亡与诞生这样的时间两极中,选择存在的尺度。在第四集《请呼我》中,超时空存在的材料组合,演绎出现代人类文化对宇宙时间的误读,对传统的忽略和对未来的想像。在第五集里、作者通过材料的差异独立,结构出材料提供的时空经历性和共时性,重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别无选择的世相差异消失、共同性增大、传统衰退。在第六集中,《我们的家》的材料则是完成由个体向整体向宇宙的一种线性过渡,从而将纪录片《黄河的渡过》的总主题推出,“黄河”作为一人类历史景观,具现出宇宙时间的存在,黄河的渡过就是一种时间存在尺度。在这部纪录片中,材料被置于一种符号信息的位置,材料之间建构起符号给定的阐释与互构,形成一种高程度的剪辑关系:符号意象与材料组合的形式选择。 作者在纪录片中选择了超信息的材料,并使之位置同一化,显然这不是要把各种不同位置的景观展现给世人,而是力求确立材料的结构关系,这一结构的核心就是“黄河的渡过”这一时间象征符号,即黄河的渡过不是渡过黄河,也非图解一种文化的景观,而是以人类历史贯穿宇宙时同的哲学思考—现在是过去的延伸过去是未来的沉积,未来则是现在的标志,三者相互的经历性,使非确定的宇宙与确定的人类社会建立了一种同构关系,这就是作者在纪录片中所要昭示的一种时间存在的尺度。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