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颠倒的拍摄,面对摄影机进行无对象交流的表演,借视线、借地位等技术要求,以及由于生产周期等条件限制,不得不夏季拍严寒的侵袭,冬天拍酷暑的煎熬。当摄影机准备好了,导演可能会在转向摄影机之前,再把场面过两二遍。拍摄时,有些东西难免出毛病。如花瓶或椅子偶尔会被碰倒,演员会说错台词,导演的脚会被电缆缠住绊住,喷雾机会停转,某台摄影机意外失灵……等到这些问题解决,另一次拍摄开始了。
“血”袋被绑在爆竹上。控制小型爆炸的电线从演员腿上的金属片中穿过。遥控装置引爆炸开血袋和衣服的炸药,造成受伤流血的假象。不论演员的演技多么熟练,爆炸的瞬间总是一种紧张的时刻。他必须把安全托付给特技人员……。总之,拍摄会遇到种种复杂情况。解决这一矛盾(非连续创作)的方法之一是排演。电影是“一次演出,一次定型”的艺术。一经实拍,演员的表演就永远固定在胶片上,没有更好,只能展示最好。不像话剧,每一场次演出都是全新的,有越演越好,渐入佳境的情况。因此,充分的案头工作及排演尤为重要。通过排演,演员能把所扮演的角色的各个片断、单个瞬间结合成一个整体,能具体地体验到所扮演的形象。排演不仅使演员从自我过渡到角色,而且能使演员感到剧中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演员应充分深入地研究剧本,分析、理解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剧中的位置,把握人物基调、性格及其发展,掌握剧情的矛盾冲突及人物的形体、心理动作线,确定角色的重场戏、过场戏及高潮戏,从而注意挖掘规定情境。通过排演及做各种小品,探索和掌握形象,补充和丰富镜头和场景间的空白部分以使形象丰满统一。要有人物创作的总谱,并预想到在银幕上的效果。
可以面对各种状况无动于衷的数字化演员(Digital actor)正在开发之中。可以预测,真正投入规模化使用后,Digital actor会极大地冲击演艺人士的饭碗。想想看,只要不停电,它招之即来,不会生病或迟到,不会罢工要加薪,不知疲倦永不翻脸,甚至可以消灭绊闻。化艺术修养、专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一个演员是否具有魅力,往往与其本人在这些方面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外部素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形象魅力。演员的最终任务,就是以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和创作工具,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五官端正、身材适度、整体协调、具有个性魅力、可塑性强等因素,构成了挑选职业演员的基本要求。
这里所讲的形象,是指人的五官、身材、体态、四肢和肌肉的整体结构和总体感觉,并不是常人所说的长相漂亮。简单以漂亮与否来判定其能否成为职业演员,是不可取的。中外演艺明星如霍夫曼、斯特里普、于是之、姜文、葛优、李保田等,以通常标准大概都称不上漂亮,却有着诱人的个性和魅力,创作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选择职业演员的重要标准是,要努力在普通人的外貌基础上,发现、选择极富特点并有着极强个性色彩的人作为培养和发展对象。某些导演选择演员只注意外形条件,甚至只注意外形的漂亮和体态美。一些青年演员也很信奉“外形加机会”的公式,于是什么表演艺术、创作方法、表演技巧、艺术修养、基本功以及对生活积累、体验和理解等等统统扔到脑后,似乎都不重要。这种倾向严重影响表演艺术的提高,影响青年演员思想业务的提高,影响整个国产故事影片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