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深入发展,消息类节日从内容、形式,到播出时间、传播对象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而且还会有更加细化的分工、更加专业的划分,除了综合性消息类节目外,时政类、国际类、社会类、经济类、军事类、科技类、文教类、体育类、文娱类等等消息纷纷各归各门,会有自已专门的栏目,而不同的播出时段、不同的观众群白然会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与不同的收视心理、收视习惯,同时消息写法、节目形式和风格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加之媒体特色、地域特色、新闻理念的差异,这些对播报产生直接影响的相关因素必然促成播报的多样化发展。
播报风格不是什么孤立的、可以硬贴上去的东西、它在遵从消息文体风格特点的原则下,体现时代精神,顺应受众心理,外化栏目特色,它主要从播报状态、语言表达的色彩分量、分寸尺度、速度节奏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事实上,当前消息类节目的播报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这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播音风格前提下的多样化格局: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个重点新闻节目为代表的新闻播报,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气派的新闻播音风格,以其庄重大气、稳健有力的播报,在重点新闻节目中独占鳌头;对海外播出的《中国新闻》,以新闻主播积极极奋的投入状态、明朗快捷、练达自信的播报,彰显改革开放进程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及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闻30分》、《晚间新闻》等,则以平和稳健、清新洒脱、亲切自然、“播说”结合的“讲述”语态取胜……可以预见,随着新闻改革的探人,随着新闻台、新闻频道的推出,新闻节目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分化”,将来新闻的内容、形式、播出时间、接收对象,以及消息类节目的主持人形式和非主持人形式,定然会各有特色,各有味道,因此可以断言,新闻播报的语言样态、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鲁豫的“说新闻”所以行得通并得到认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媒体环境、新闻理念的特色,如凤凰卫视两岸三地特殊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媒体特色;“浏览性”、“介绍性”、“资讯性”新闻报摘的栏目定位;消息的选择以事件性、社会性新闻占较大比重……这些因素都提供了“说新闻”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而鲁豫较强的新闻素质一与视野开阔的积累、可贵的敬业精神,以及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有素的记忆力等主观因素则是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说新闻”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 目的:“说新闻”的目的是为了缩短传受双方的距离,为了便于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应特别注意防止“为说而说”的形式主义和庸俗化倾向。
- 语言样态:“说新闻”的表层特点为口语化色彩较浓的“告知”式的传播,而非“报告”式的传播。显然,后者强调“正式”及面向众人的特色,相比之下前者的色彩和力度都较宽泛,也相对“软化”,“告知”既可以是大众传播,也可以是“人际传播”。“说新闻”的“告知式”传播表现在语言样态上,即口语化色彩较浓,句式短、口语词汇多;其传播态势较为松弛,给予感和交流感更强,语流的松紧疏密、起伏强弱较为洒脱,语调自然;“说新闻”的语流仍区别于非消息类语体的舒缓或绘声绘色,不应失却新闻节目“简洁明快”的本色,用词准确、严谨,语句简洁、规范,态度认真从容,风格稳健干练。
- 信息加工:“说新闻”,也好,“讲新闻”也好,其深层特点是对新闻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和稍加评论的信息加工,从而为观众的理解提供引导和服务。
- 语言心理:经过对新闻信息的消化、加工,“说新闻”的语言心理过程已不再是从“书面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化,更不是简单的“背稿”,而是从“内部言语”(新闻的信息要点及必要的补充和议论)起始,经由语言编码(重新组织语句),以“说新闻”的语言样态向受众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