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有声语言能够最直接、最生动、最细腻、最全息地传递思想感情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通过有声语言,人们又能迅捷地、准确地、敏锐地、深人地感知他人的意愿。生活中、讲堂里、会议上我们常常被一些人绘声绘色的谈话所吸引,他们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活灵活现;我们也会为一些人条分缕的侃侃而谈所折服,他们阐明自己的观点丝丝入扣;还有那舞台上声情并茂的朗诵、银幕上动人心魄的台词,往往让人心动、让人神往……毋庸置疑,有声语言中蕴涵着微妙而又巨大的播动心弦的情感能量。但是,作为个体的人,甲和乙,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其中有作为基础的先天素质的不同,更与后天成长环境的熏染、所受教育的影响及个人对语言表现力有意无意的追求和努力密不可分。 有声语言之所以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有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仅能清晰地传递人们的思想,还能生动地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而且有声语言传达情感的特征在操不同方言甚至不同语种的人群里有着许多趋同因素,有着共通性的规律。如人类表示兴奋、表示愤怒、表示恐惧、表示呼救的声音形式相差无几。据报载,一个到美国不久的中国老人路遇抢劫,情急之中本能地用母语大喊:“抓贼!”竟然呼救成功(人们发现,有声语言的表达存在着客观的规律,那些附着在语音序列上的声音强弱高低、疾徐明暗的“超音段特征”(即通常所说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多姿多彩的变化,负载着丰富的感情态度的信息。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中声韵传情的正是语流中的“超音段特征”所起的作用。因此,了解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是可以提高白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无疑,这对于增强语言传播的艺术性是有直接的、积极的意义的。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