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同行对摄影机的前期拍摄的看法,一个强调基本原则,一个则注重创造,实质上谈的都是在保持并尊重材料原状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实现摄影机的镜头语义及其主题象征。 在这里,编导的主题思想是通过镜头传达的,而第一个镜头及其段落组合,事实上都是对材料原状的一种改造。所谓镜头画面的前期拍摄,存在着一种摄影机与材料之间的对抗和趋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纪录片的思想布局。这个时候,任何一组镜头,实质上都是一个主题象征。这里所谓主题象征问题,并非是文学和绘画中的象征,它在纪录片的前期拍摄中,就表现为摄影机对材料原状意义的忽略与扩张,也就是说,是一种符合生活实际规律的思想选择,也就是一种主题对应同质化的改造材料原状。在任何艺术中,都含有这一真实表现对象精神原状的象征手段,它是含隐着创作者深刻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段。可以这么说,摄影机的物质的复现与精神领域的揭示,总是将明确具体的材料与材料可能临达的无形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视境相联系。纪录片创作的镜头运用和镜头语义的强化、移置及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导通过前期拍摄所临达的无形视境的创造,也就是说,非虚构的纪录片一样地肯定镜头画面的象征性对材料主题的发展作用。下面的两行诗中,都用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来表达“爱”这一原始抽象概念的某些复杂意义。 “爱人是圆规”——《圆规》 “爱人之间是两条平行线”——《平行线》 上述两例的比喻,除了表达的内在联想与评价明显不同外,还暗含着某些明确的感情意义倾向,在第一例中,会使人联想到男女之间相爱的关系像圆规那样,始终围绕在一个中心点上运行,以此象征爱情中心主义等。而第二例则将相爱男女的关系比作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定律。两条平行线永远是处于并行不离,但也不能相交的关系。同时,平行线的定律也认为,平行线在未知的某个点上可能交汇,这就意味着相爱的两个人永远不能到一起,但又永远不分离,暗指这种感情的未知终点可能将重逢。 在纪录片中,可以同样由各种材料表达与上述例子相同的象征作用和意义倾向:人或人的某些局布的形象,物体与环境背景的形象,视觉的图形、光线、音响、运动,以及各类型的人物与情节动作等等。在这里,主要单独讨论某个形象同时又结合图形或主题,探讨视觉形象的象征意义。 首先从纪录片的戏剧性语义角度,来讨论是外部的还是对象形态固有的视觉象征之间作出界说。外部的象征形态不是从材料视域自发性形态中产生,它是从外部加人的因素,与材料形态并列为一体。换言之,是不同于材料形态组合的一种主题意义的明喻。如《老年婚姻咨询所见闻》中的空镜头选择,对老年人寻偶及其晚景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情感效果,如作品开始时的冬日寒枝空镜头,它是对老人再婚及晚景生活的一种暗指。三月春花开放的空镜头与雨中地面的空镜头,是女主人公两种反差性又是因果性境遇的写照,以及女主人公与最后一位对象谈崩离去后的石椅空镜头运动,是人物当时空落心境的写照,以及绿林遮挡的阳光与夕阳晚照中的域市上空的空镜头,均为老年晚景生活的一种喻指。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