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多单元的设计,不管是音箱还是耳机,理想化的结果都是多单元能够相互完美配合,但这种情况基本只存在于设计师的脑海或者PPT,现实总会被“相位”问题搅乱。这个问题不太好表述,我们尝试尽量说清楚。
两分频音箱中高音、低音扬声器的频响曲线组合示 我们先来温习一下分频是怎么回事。以双分频为例,分频器把完整的信号分成高、低两组频率段,分别交给高低音扬声器来完成工作。高低音扬声器会有个交叉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频段信号,高低音扬声器都会同时做出反应。假设某个多单元的音箱或者耳机的分频点在3kHz,那么输入一个3kHz的信号,高低音会同时发声。温习到这里,我们可以开始讲解“相位问题”了。
波形相位差演示 波循环一周的相位为360度。相位180度时,与原始波形为互为反相。互为反相的波可以完全抵消为零,大家可利用波的这个特性开发过《Soomal 煲箱工具V1.0简体中文版 For Windows 2000/XP/Vista/7 下载》[作者: Soomal ] ,在分频器的设计当中,高低两组频率或多或少的会产生相位差,那么这些相位差可能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做个试验来模拟一下。
创建一个-20dB的正弦波
-20dB的正弦波的信息
复制一份-20dB的波与原波叠加
复制一份-20dB的波与原波叠加,产生了一个约-14dB的新波
复制一份-20dB的波,并裁剪掉最前面的-0.003毫秒,用于产生与原波的相位差 此例中,产生的相位差约43度。虽然裁剪掉了一点点信息,但dB值不会变
将裁剪掉0.003毫秒的波与原波叠加
将裁剪掉0.003毫秒的波与原波叠加,产生的是一个约-15dB的新波 两组合并测试得到的结果并不一样,有相位差的产生了能量损耗,得到的新波要低1dB。在分频器的设计当中,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声音在损耗,而且波形也会失真,不够原汁原味,优秀的设计,一定是高低频交汇处的中频饱满无凹陷的,因为能量得以最大程度的保持。 分频手段的改进,主要围绕降低分频器的相位而发展,但展示手段往往就是一条频响曲线。凹陷的频响曲线,可能是出现分频瑕疵,那么平直的频响曲线是否代表好声呢?并非如此,因为相位凹陷的曲线同样可以补平,但失真的波形是补不回的。分频器的相位差问题很少被人提及,一是难以克服,二是难以理解,说一大堆技术介绍往往还不如几句忽悠开启脑补来得直接。 应用二: 传统的中音反相接法到底对不对,这个要经过试验才知道,而不是人云亦云。是同相接法会形成低谷好听,还是同相接法根本就不会形成低谷,而反相反而有了。 不多说了,用理论计算(我才不算这个呢,太麻烦了,让计算机来做,正好用模拟软件,直接看)来说明问题。喇叭就看成电阻了,原因是虽然里面有线圈,但它要做功的,还是以电阻为主,这样好计算。就是感性的也不去管它,我要的是两端的电压-相位的关系。让图来说话: 先写上结论吧:经过多个频点测试,结果是所有喇叭同相是最好的,那个分频器带来的相移最多不过90度。要是反相,有些地方就会差得多出90度来了,相位失真更大。也不知道那些中音喇叭要反相接法是出自什么道理,有知道的说说,讨论一下。 图很多,慢慢来(A通道接高音 黄色,B通道接中音 蓝色,C通道接低音 粉色):
1200Hz.gif
4800Hz.gif
6000Hz.gif
10KHz.gif
20KHz.gif
600s1Hz.gif 600Hz方波
600s2Hz.gif 600Hz方波同相叠加
600s2rHz.gif 600Hz方波反相叠加
6000sHz.gif 6000Hz方波
6000s2Hz.gif 6000Hz方波同相叠加
6000s2rHz.gif 6000Hz方波反相叠加
分频器.GIF
既然有理论支持,就改过来,都同相。结果,声像定位更清楚了,人声,各种乐器,合唱伴唱各就各位了,一阶分频任何单元都不要反相 一阶不反相,二阶相邻反相,三阶不反相。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