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动态——响度控制技术的科技创新
响度控制技术概述 全频段(Wideband)与多频段(Multiband)响度控制技术如何选择? 全频段 or 多频段? 全频段 + 多频段! 慢速 中速 快速 超快速 信号级响度控制如何实现舒适的响度范围(Loudness Range)输出? 舒适的响度范围输出控制
文件级响度控制的优势何在? 多级响度控制好还是不好? 小结 全频段与多频段响度控制技术结合使用,可确保响度控制获得最佳声音质量。 信号级舒适的响度范围输出,需针对目标响度按比例对音频进行压缩或提升。 文件级响度控制优势:可通过平移节目调整目标响度值,保护节目原始动态。 多级响度控制会损失动态,应尽量减少链路中对节目进行响度控制的环节。 智能动态——Intelligent DynamicsTM 当前响度控制存在的三个问题 要动态还是要响度一致性——节目制作方与播出平台的矛盾 响度达标的节目经多级处理后动态损失严重 不同收视群体只能被迫接收同样的音频动态范围 智能动态——Intelligent DynamicsTM 凝聚杜比实验室和美国线性声学公司多项专利技术 旨在重新建立起连接节目制作人和电视观众的通路 响度符合标准的节目音频不会再次被处理(或进行100%的可逆处理) 由节目自身传递控制信息告知响度控制器应以何种比例对节目做永久/可逆处理 智能动态——Intelligent DynamicsTM Dolby Intelligent Media Framework对节目响度进行测量 响度和多项统计数据构成Evolution(EVO)数据 可在上游文件化系统或直播实时系统中完成 EVO数据插入 插入多格式码流或PCM基带音频信号中(每32ms) 数据加密 下游智能设备对EVO数据作出相应操作 旁通处理——基本功能 控制无级调节可逆处理——进阶功能 智能动态——Intelligent DynamicsTM 智能动态不限于特定编码格式 支持DE/DD/DD+ 支持PCM 智能动态无需升级硬件 已经部署在现有硬件系统中 通过软件升级可实现功能扩展 智能动态不增加更多音频元数据 可以通过现有元数据传递 在满足大多数电视观众对响度一致性要求的同时保留适合节目特点的大动态 全链路节目响度仅做一次处理,最大化保护节目质量与舒适的动态范围 通过节目可控,动态可逆的响度控制实现对不同收视群体的差异化服务 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基于节目本身的自动化控制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