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锻炼自己的条件,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给自己创造锻炼的机会呢?方法还是有的。这一段时间因为搞录音的缘故,我发现录音的后期制作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与现场调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针对各个音轨(扩声上叫输入通道)的音源信号进行各方面的调整以及对音轨之间的音量平衡进行控制,从而获得好的整体效果。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插件(所谓插件,就是软件周边设备,一般录音软件自带一些,还有可以去下载的,比买硬件设备来玩省老钱了)的运用体会到诸如均衡、压缩、激励、效果这类周边设备的功能和具体应用。而且,如果是做那种翻唱,也会碰到伴奏质量不好,歌手水平不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想必做演出的朋友没少碰到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技术,调试出比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让自己对于如何调音,如何使用插件(周边设备)有明确的认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后期制作掌握的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场实时调音工作中去,对于想在调音方面有所发展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便于大家了解录音软件,发几个cubase软件的界面供大家初步了解一下。
![]() 主界面 调音台界面 ![]() 均衡器界面 ![]() 压缩器界面 ![]() 混响器界面 如果从锻炼自己的角度上说,建立一套简单的录音后期制作系统不难,也不需要花费很多,一台装有cubase或者aa或者sonar之类基于VST技术平台的录音软件的电脑(电脑相信大家都有,软件网上也有破解版的下载),一副说得过去的监听耳机(几百块的就行,觉得自己需要提高了再升级设备不迟),弄个外置声卡甚至使用机载的质量比较好的集成声卡就可以开工了。信号来源可以去一些提供伴奏音乐的网站下载或着去录音网站找一些乐器分轨的音乐素材自己尝试进行各方面的调整,或者到一些翻唱论坛上去尝试给一些翻唱爱好者做后期。通过这些训练,把自己的作品给周围的人听听,看看人家的意见或者自己跟原作品比比,自己找找差距,吸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自己思考加以改进。这样一来,碰到什么情况怎么调,调什么,调多少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自己心里就有数了。自己的调音意识有了,到现场调音的时候思路就清晰了,手段就干脆了,技术也就提高了。 而且,通过这种训练,对于将来使用数字调音台做演出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很多数字调音台里周边设备的运用与录音软件里插件的运用非常相像,熟悉录音软件的人,上手数字调音台基本上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事情。再说了,通过玩后期制作,接触的又是一个新领域,扩展了自己的视野,说不定你还能认识一帮爱翻唱的MM,同时丰富了自己知识面,也是一件好事。另外,用自己制作好的音乐,在买设备的时候拿着去试音,是好是坏?对不对味?一放一听自己就知道了,卖家也没法忽悠你了......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