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非常难回答而且很有争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尽管如此,评价音箱和耳机(耳机只是小号的音箱,下面不再重复)还是有一些客观的指标,一般来讲需要在消音室测量。在Orfield Labs有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如下图: 所有的墙壁(前后左右,包括上下)都是吸波锥,到达墙壁的声音都会被吸收掉,以便不影响测量的结果。注意这位女士并没有悬浮在空中,她站在一层铁丝网上面,正在做的就是一个音箱的客观指标评测。(真正开始测试的时候她是要离开这里的)由于20Hz的声音波长要达到17米左右,因此一个能够准确测量音箱低频响应到20Hz的消音室尺寸至少要各个方向尺寸达到34米以上的一个立方体才行。(!!!)实际上即使这个消音室也达不到测量音箱20Hz响应的能力。 基本的测量原理是把一个经过精确校准的麦克风从各个角度对准音箱,然后播放不同频段的声音(注意一般来讲不是优美的音乐,而是非常枯燥的测试声音),把麦克风捕捉到的信号同原始信号作对比,得出一些客观的参数指标。 下图是测量单个发声单元的性能,右边那根线就是麦克风。 最主要的客观指标包括(按重要性排序) 频率响应,简单来讲就是同样强度的声音,音箱是否在各个频率也以同样的强度输出。理论上来讲完美的音箱所有的值都应该一样(曲线平坦),但是下图的频率响应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了。 一般来讲我们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好像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复杂嘛,把音箱麦克风装上去,然后系统自动完成测试,生成报告,音箱的性能就可比了嘛! 且慢!可惜问题是声音最终是人耳来听的,我们的耳朵也是不完美的。一个完美的音箱,从某个爱好者听来,也许感觉不如一个电脑音箱“好听”:
实际上,一些双盲测试已经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客观指标越好的音箱,听起来音效越好。但是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如果指出某个音箱比较贵,测试者的心理也会被引导到给这个音箱更多正面评价。总之主观评价是个很主观,也很有争议的事情。 总的来讲,在客观指标不虚标的情况下,用客观指标选音箱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有的基本常识还是管用的:如果你看一个豆腐块大小的音箱号称能下潜到20Hz,甚至10Hz,基本上可以忽略厂家标称的参数指标,用耳朵听听看你习惯不喜欢吧。你喜欢,就值那个钱,你不喜欢就不值。 来自知乎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