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测评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亲历黑胶——DENON DP-300F

camix 2015-6-8 15:13 5477人围观 测评

本人虽年逾花甲,但音响音乐“烧龄”仅二十年,二十年来买过器材数十件,其中纯音源设备、音源软件比较齐全:卡座(磁带)、调谐器(调频收音头)、CD-DA、SACD、DVD-Audio、蓝光CD、数码流音乐(数字音乐转盘加DAC解码器,各种无损格式和高码率母带音乐),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以音乐为主的视听软件(BD、DVD)等。虽然手头可听音乐极多(CD唱片3千多张,母带音乐和各种格式的无损音乐装满4T硬盘等),但缺少黑胶,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发烧友。

本人接触唱机很早,半个世纪前上中学时和45年前当小学教师时,就没少摆弄唱机(主要是在学校广播室播放革命歌曲和广播体操音乐),那时的唱机是手摇的,唱针是“钢针”(其实应该就是铁的,用上几个小时就要换一个,否则针尖磨秃了声音就很浑浊,后来才听说有了钻石唱针),唱片除了个别黑胶,材质多为塑料薄膜。十几年后(距今三十多年前)在单位曾长时间与一台柜式日产组合音响为伴,组合音响最上层就是电唱机。再往后的近十几年较少接触电唱机(曾有发烧同好抱着唱机来寒舍一起聆赏,音响展会上偶见的黑胶唱机多不开声)。

是否在自用的听音设备中添加黑胶唱机,若购机作何具体选择,我犹豫了很长时间。黑胶唱机从价位上说高低极悬殊,最贵的几十万,最便宜的仅一百多元钱(这种机子还自带功放、喇叭,又有USB接口等,不可思议除去利润能有多少制作成本),我给自己圈定的价位在3000元左右,之所以不能下决心买中高价位机的主要原因是“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市售黑胶唱片的价位太高(随着黑胶市场全球性回暖,唱片也水涨船高,不用说经典的绝版卖到数千元,就是普通的二手唱片也卖到近百元。当然也有几元一张的批发便宜货,但都有三个特点,一是仅为单曲且多为国外说唱、摇滚等内容,二是品相差,三是随机发货不能选择,这类东西基本可归于没有欣赏价值的垃圾)。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越高级的唱机越需要调试技能,而本人不具备。

在广泛了解中,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DENPN DP-29F听音感受的,认为这款2000元左右的唱机有很高的性价比。在进一步了解中,看到了天龙本家再高一个型号的是DP-300F,在一些国外音响网站的评价大多为4颗半星,由于无国行,所以市售(包括网售)都是国外(日、美)代购,价位低者3000余元高者近6000元。对机器大致了解后我选择了在某个国际网购平台上直购,价位自然低下不少。

器材简介

厂家对产品的介绍是(引自网店译文):DP-300F在设计上具有较重要的唱臂总成改进,可降低振动和提高性能。所有新的唱臂都可以拆卸唱头。标准的唱头架设计允许安装标准510克的唱头。配备全自动启动功能,帮助新手一键开始唱片的播放,播放完毕,唱臂将返回到唱臂扶手,非常轻盈的完成一个来回的动作,以保证唱针的安全。转盘是由钢压铸铝生产,平稳而且转速均匀。如果你是资深的唱片玩家,那你可以放弃全自动操作,300F配备了传统的升降唱臂拉杆,这样你就可以全手动操作唱臂,随意在唱片选曲。DP-300F包括一个内置唱机放大器。整机直流变压器供电,转盘是皮带驱动系统,并有33又1/3或每分钟45转的转速。另外本机还配备了一个天龙MM唱头(DSN-82),这样的话直接信号送入功放或者有源音箱就能立即享受唱片的美妙感觉。

技术规格

驱动方式:皮带,电机:直流伺服,速度:33 1/3,45转/分钟,输出:2.5mV,S/N比:60分贝;唱臂类型:静态平衡臂,有效臂长:221.5毫米,悬:19.0毫米,唱臂偏差矫正:在3°;唱针类型:MM(DSN-82),输出电压: 2.5毫伏 -150mV的,正确的压针:19.6MN/2.0克,备用针的类型名称:DSN-85,适当的配重:4.5 - 9.5克;消耗功率:2W,外形尺寸(宽高深):434×120×381毫米,重量:5.5公斤。

唱机面板有启动、结束两个按钮,背板只有电源线和音频输出线,初时我想怎么没有自带唱放/外接唱放的选择键?后才发现这个选择拨动键是在转盘里面。唱臂尾部是调整针压的平衡锤,侧面是防滑力调节盘,两组4个按钮分别是7寸、12寸唱片选择钮(自动播放时)和33 1/3、45转选择钮。机器上部为防尘、保护盖,可作弹性自调的4个支脚显得很稳固。

调试听音

收到唱机后,由于没有中文说明书,自己又不具备调试能力和经验,只能查看一些参考资料(加之分析判断)。

打开包装,装上唱头、平衡锤、转盘、皮带,唱片垫。将原用于CD机的防震板取下给了唱机。由于是110V电压,事先购买了高性能的220V转110V变压器,接入电源。唱机与功放距离较长但唱机音频输入线有限,即用一个单晶铜的转接装置连接一条无氧纯铜线,接入功放的唱放插孔,将CM/MM选择键放在MM位置。用水平仪测量确认机器的放置处于完全水平且十分稳固的状态,将唱针轻放在一个小镜子上,观察、确认唱针是否垂直。按说明书图示将防滑力调节盘的刻度数字放在2的位置上,唱头上虽有两个固定螺丝,拧开时可以前后拉抻,但没有调试的依据,只得放在原位。面板两个键钮开始时以为(象通常器材一样)是开机、关机键,但按下后没有锁定装置,实际使用才知道那不是开、关机键,而是自动播放的启动键和中途停止播放的回臂键。调试针压由于手头没有专用测试设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听音,先转动平衡锤到唱臂由水平至唱头下垂,然后放上唱片,放音时左右声道平衡,说明唱针的垂直角度合适,声音由稍虚到很实,高音、低音觉得都得当,认为针压应该处于合适程度,此时平衡锤的刻度也是在2处。调试中请了一位多年玩黑胶唱机的朋友来家中,仔细了解后他觉得,几个要素调整得都得当(当然,这种价位的唱机调试的幅度本来就不大)。

由于唱机自带唱放,使用前我曾想唱机自带的唱放和我的马兰士PM-14SA设置的唱放相比会如何?音质差别是否明显?谁的更好?音色等方面有何异同?比较后的结论是,唱机自带唱放比14SA的唱放差距很明显,前者声场、音域都较窄,声音显沉闷有压抑感,音乐味不浓;而接入14SA唱放,立显提升了档次,声场宽阔,声音通透、舒展、明快,质感突出,声压也够大。从心理上说,这也是我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一直为没利用马兰士这款曾经的合并机旗舰的唱放而心存遗憾。对于我这样的用户,我不希望天龙的这款唱机带唱放,因为没有唱放的设置会节约成本(或提高性能或减少售价),但从产品的角度说,唱机带唱放会有利于一些家中没有唱放的用户,方便了更多消费者,也就增加了机器的销售量。

唱机没到前,我就已经开始储备唱片了,主要途径是网购,花了很大工夫寻找合适的商家,三次购买数十张近千元,大多是二手且是低价。内容上难以太挑剔,但必须保证品相,除少数未拆封,多数虽属拆封使用,但选择NM品质的几乎全新(无任何划痕,播放时也只有极少且声音不大的爆音)。这些黑胶唱片(特别是33 1/3转唱片)虽大多是十几年前甚至超过二十年的,但若是新拆封或极少使用,音质不会劣化(查资料得知黑胶唱片的保存期限远超CD,几乎是永久性的)。同时也买了几张薄膜唱片。

说实话我对声音效果没有更大的期望值,毕竟唱机是平价产品(相比之下我的CD机和数码流音乐转盘都是可圈可点的中高级机),但第一次开声竟超出我的想象,令我眼前一亮非常振奋,给自己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次的选择非常正确投资非常有价值,声音效果要分两部分说,第一是黑胶本身的特质,自是比数码音源更真实更柔顺更耐听更有人情味;第二是用这款机器作音源,与其它设备搭配播放出来的声音,总体档次与我的CDT-17A CD机和D100豪华版数字音乐转盘相比竟没有明显的逊色。当然除了唱机外,14SA的唱放功不可没(其它所有因素也都在起作用)。过去虽然没少接触黑胶,但由于时间很长了,概念不是非常清晰。虽然知道黑胶有数码音源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心理上还是觉得它在纯净度、清晰度、细腻度、低音质感甚至是立体声分离度等方面,比数码音源会有不及,似乎会稍稍有一点浑浊,但实际聆听后除了纯净度方面有时略有可闻噪音外,其它方面都不输分(在细微之处的分析力方面,与高码率的数码流音乐相比应该有差距,但在实际听音时这个因素或被忽略)。

唱机的全自动播放功能我很欣赏,我以为这个功能设置没有弊端,有利于保护唱针、一键进入循迹和播放完自动回臂操作更方便,当然如果想选曲播放,就完全可以手动操作。音频输出线是不可更换的这一点设计似不甚理想,据说过去的黑胶唱机很多贵价机都如此,我想现在的高级机种应该不是这样了(未有依据)。黑胶唱片的音质与录音制作自然也有关系,但一般说不同唱片公司的产品应该差距不大。听塑料薄膜唱片,音质明显不如大黑胶,声场、音域小了一圈,声压低且显压抑,立体声分离度差,声音单薄象是听MP3,应该主要是制作材质的原因。

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偶然发现自用的AVR-A100 AV功放背板竟然也有唱放(PHONO)接口,想到我是用一个单晶铜的转接装置(可切换的一组输入两组输出)做转接,如果将唱机再连接AV功放音效又如何?于是立即动手,连接好后听音,在双声道下音质虽也不错,但比Hi-Fi系统差距较明显,我切换AV功放到环绕声方式,结果让我非常振奋:声压增大,声场宽阔,最突出的是非常有生气和活力,当然多只音箱也带来了包围感(AV功放可以将双声道处理成多声道音效),前后两相比较,功放判若两机,这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看来环绕声播放确实是这台3万元级的11.2声道天龙100周年纪念版合并机旗舰AV功放的拿手好戏,这也让我改变了听音乐多声道不如双声道的较为根深蒂固的认识。先前还认为那只单晶铜的音频分配/切换器是不得已加入的鸡肋,没想到歪打正着,两种听音方式更让我增加了欣赏黑胶的乐趣。


原作者: 虫爷 来自: 新浪微博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