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烂问题”。 如果你屡次向行业大牛提问得不到想要的解答,如果你不希望你得到的回答不走心,希望你拿出几分钟,好好看一下这篇文章。 我们先来看一些提问 这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吗? 如果假设你现在是这几个问题的回答者,看到这几个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回答? 我想大部分人和我的想法一样:这问题答不了。或者说,这是一个“烂问题”。 为什么说这样的问题是烂问题? 我们再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这几个问题,会让人觉得回答不了呢? 在我看来,前两个问题可以算是一类,后两个问题可以算是另一类。 我们先看前一类,就拿“如何正确使用压缩器”这个问题来说,我最后回复让这位朋友去看了一套视频课程《混音全揭秘 基础篇》。 看过混音全揭秘的朋友应该知道,课程中压缩器部分的内容大概有一小时。如果没有这部视频课程,这样的问题该如何通过邮件解答? 这种问题真的不是一封邮件能讲清楚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类,第二类的问题没有第一类问题圈子划得那么大,但为什么还是回答不了呢? 原因在于问题的描述不清晰: 那什么样的问题算是好问题? 我们可以试着对这些“烂问题”做一下改造。 第一类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二类的两个问题可以怎么改: 我新装修了一间小型录音室,目前设备不太清楚怎么连接。我有一台XXX声卡、一对XXX音箱、一台XXX监听控制器、一台XXX话放、一台XXX压缩器、一台XXX控制器,请问老师该怎么将他们连接成一套系统呢?可否请老师为我画一张设备连接的图纸呢? 老师好,我是一个独立音乐人,最近打算添置一些设备。我现在有一个经过简单声学装修的小棚,目前有一对真力8030音箱、一块Avid MBox声卡,还想添置一些设备让我的作品能达到一般CD发行的水准。我有5万的预算,希望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为我推荐一套设备。
好了,再看一看现在的问题,感觉之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我想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改造过的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明确了,也更便于解答了。 所以,一个好问题必然是:明确的指向某一具体内容,又提供了回答问题所需要的必要信息的。 为什么要学会提好问题 一次好的问答,是由问答双方共同创造的,而答案也是双方共同的思考结果。 在我看来,无论是第一类问题还是第二类问题,提问者的思考都是不到位的。 这样缺乏了思考的问题,对与回答者来说,是一种煎熬,很多时候只能回复一些正确的废话。而这些正确的废话,通常不会是提问者想要的,最终提问者也不会满意。 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多一点思考,互相关怀。 所以,如果你之前向一些行业大牛提问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翻译 朗读 复制 正在查询,请稍候…… 重试 朗读 复制 复制 朗读 复制 via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