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综合 查看内容

音响企业赴日考察活动之思考(一)-差距

2009-8-11 09: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42| 评论: 0


中国音响网;组织的“2003中国音响企业赴日考察活动”在满意而归的氛围中成功落幕,虽然只经历了前后六天的考察,但是我们亲历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 差距。

  差距一 —— 市场意识

  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国力大增,物质条件也日渐优厚,但是社会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经济状况和发达程度,更多层面是意识问题。这里姑且不论先进国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社会文明、规则、诚信问题,单就市场意识方面,我们就值得好好分析一下。我们的企业习惯性的思维是我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性能多好,但是对市场状况、认可程度等问题的关心比较少,就算你向我们的企业提出不同于常规的市场需求,多半得到的答复是“这样做比较难”,拿日本人的话讲就是找理由。这次考察在市场方面比较明显的感受是日本人时不常就会问:我需要什么样的一类产品,你们有吗?能做吗?如果你有我一定会用的。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的企业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是比较消极和尴尬的,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市场嗅觉还不够敏感,另一方面,我们挑战市场、解决矛盾的能力尚需提高。其实每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不断接受挑战中进步的,每个企业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尽快缩短我们在市场意识上的差距,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之一。

  差距二 —— 创新意识

  中国音响行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受港台公司运作方式的影响较大,无论从市场观念还是从产品定位上,迄今国内公司的理念基本沿袭港台代理公司的思路 ——国外市场卖什么我们就推什么、国外市场推什么我们就跟什么。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音响灯光视频行业的飞速发展,港台公司的帮助和影响功不可灭。这才使得国外最新最全的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国内都能见到、国外的新产品很快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可喜现象。但是这种“可喜”的背后是跟风问题,跟风背后的问题是依赖和受制,没有创新、设计、知识产权。现在的中国大陆,尤其是沿海一带,建设了很多生产企业,许多世界名牌在这里OEM加工,大家都说这里是世界加工厂。包括许多音响企业在内,许多国内企业看到别人生产什么东西,自己也去跟风生产什么,很少投入去研发,这种现象蕴涵着危机——缺少研发的跟风生产很可能在这阵风后遭遇打击。就拿市场上炒得比较火的“线性阵列音箱”产品来说,其实这项技术的推出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很早就在研发,但是在有些关键技术上无法实现突破,直到90年代末,敢推出线性阵列的厂家很少,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的进步,近3年来,国外品牌大量开始推出线性阵列音箱,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其原因是——线性阵列音箱依赖于优良的常规音箱单元性能和有关线性阵列几个核心技术的解决,缺一不可,但事实上一些国外音箱厂家在这个环节上根本没有认真解决,我们就在中国市场上看到了很多只音箱堆成的“线性阵列”,其音质效果真的不敢恭维。这个时候,我们的音响企业也开始追风,拿出一大堆音箱一挂,也叫线性阵列,不能说这些产品里一点技术没有,也有些创新,但是行内人都清楚,很多国内的线阵说得好听点是一堆音箱的组合;说难听点,是一堆家具,因为很多厂家连传统音箱都做不好,跟了一个时髦就敢叫“线阵”。这种问题炒得越火,背后的危险越大,一旦厂家不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跟风炒作,市场总有一天会把你推向悬崖的。

  其实线阵技术的目标包括均匀、良好指向性、无干涉、功率大、方便吊挂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依赖于单元性能、箱体结构、控制技术的突破,但是产品的最终方向未必一定采用现今流行的这种线阵方式。我们的厂家现在已经敢自己做东西了,能不能再进一步,多一些研发、少一些跟风。哪怕老老实实做好传统产品,从扎实的内功修炼中创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的企业才会有前途。

  差距三 —— 市场规则

  在日本考察期间,我们比较深的印象是日本公司比较守规矩,说好什么就一定这样去做,好像他们不够灵活、太死板。连洽谈的时间和方式都定得那么死,有必要吗?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次考察对日本企业在市场运作方面的一些规则、规矩的一窥之见。

  在日本感受比较深的一件事就是在与日本企业洽谈的时候,对方特别关注对你的第一印象,甚至穿着、举止。日本人的理由是,你作为企业代表,不是代表你个人,而是代表企业的作风。我们的企业、产品是否优秀,首先是通过我们与人家的打交道中交流、传递出来的,特别是你是否认真严格按照规矩办事,能反映出企业的品质。拿日本人的话说,你做事都不守规矩、不认真,很难相信你们企业会是什么样,就算你的产品怎样也有点靠不住。这恐怕是我们在梦想开拓另一个市场以前没有想到的“市场规则以外因素”,其实不仅仅是日本,发达国家基本如此,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在日本感受比较深的另一件事是,日本人居然仔细“挑”我们产品资料里的毛病,这个一点不经意的忽略引出一个话题: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你提供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是值得信赖的,甚至产品资料,我们认同的企业产品在我们心目中应该是诚信的,我们不会去怀疑,但如果首先得不到信赖,你就不会随同这种市场规则一起运作,会被拒之门外的。其实,仔细想来,这些规则也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我们经常听到的企业诚实、守信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发达的社会、强烈的竞争让这种规则早就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了,而是细化深入到常规行为中了。看看我们的音响市场,繁荣的背后穿插了多少恶性竞争和失信行为。少数企业也许还会从这种行为中得到一时之快,但企业长远发展、行业良性运转、社会的进步可不能依赖这类东西。(中国音响网特派记者)

上一篇:创新不讲理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