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上海音响市场走下坡路显现“两极分化”

2009-8-11 09:40 2540人围观 新品

尽管有不少国产“音箱加功放”的厂家与经销商认为,上海音响市场继续走下坡路。但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资料却显示:今年以来,在上海的音响销售出现明显上升迹象的同时,音响市场上已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两极分化”开始显现

  与去年相比,今年1~5月上海的音响销售在同期的增长率逐月上升,如5月份同比增长率达到21.3%。从上海音响市场上的具体销售情况来分析,“两极分化”现象则在以下两个方面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第一,销售品种上的“两极分化”。从上海30家主要的音响产品销售商提供的今年1~5月销售品种的统计数据看,台式组合音响的销量同比上升了17.2%,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品牌的融合型家庭影院音响的销量同比上升23.5%,选配式Hi-Fi音响的销量同比上升13.9%,而选配式家庭影院音响的销量则同比下降了3.7%。

  第二,销售价格上的“两极分化”。从今年1~5月销售价格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成交单价在5000元以下与10000元以上品种的上升迹象明显,平价成交单价在5000元~10000元的品种继续下降。从价格与品种的对应关系上分析,2500元以下的主要为台式组合音响,2500元~5000元的主要为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品牌的融合型家庭影院音响,10000元以上的主要为进口品牌的选配式Hi-Fi音响与选配式家庭影院音响,而5000元~10000元的品种则主要为国产的选配式家庭影院音响。

  有不少国产音响厂家与经销商所认为的“上海音响市场继续在走下坡路”的观点并不确切,因为今年以来,上海的音响销售在总体上已出现明显上升迹象,而部分品种在销售上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市场本身的因素造成的。

  三大因素使然

  一、上海音响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从今年1~5月上海音响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来看,上海音响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而有关音响经销商的实际销售情况更证明了这一点。据MONITOR AUDIO音箱的中国总代理商上海百韵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从去年起,该公司在销售从英国进口的MONITOR AUDIO音箱时,批发到外省市的数量开始迅速减少,原因是上海市场的“消化量”已越来越大,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从上海30家主要的音响产品销售商提供的今年1~5月销售统计数据看,在音箱与功放的按品牌销量排列中,MONITOR AUDIO、TANNOY、雅马哈、金嗓子等品牌的音箱与功放在去年销量明显上升的基础上,今年1~5月的同比增长率继续呈上升之势。

  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更趋成熟。

  音响消费者可被分为一般消费者与音响爱好者两大类。上海音响消费者消费心理更趋成熟,一般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将眼光放在台式组合音响或索尼、松下、飞利浦等知名品牌的融合型家庭影院音响上。原因有二:一是近几年来音响市场诚信缺失的现实使消费者在选购音响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大为增强;二是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音响属于大众化商品,其价格在5000元以下比较合理。

  而与一般消费者不同的是,音响爱好者在消费心理上更趋成熟带有一定的专业眼光。例如,不少音响爱好者认为:5000元~10000元的选配式家庭影院音响不但在外观上无法与知名品牌的融合型家庭影院音响相比,而且在音质上也并不一定能比得过融合型家庭影院音响。近年来,一些国产的“音箱加功放”厂家由于并没有真正在提高技术含量与音质等方面下功夫,而过多地企盼利用“包装”来提高销量,但这种缺乏实质内容“过度包装”的结果使产品成为音响市场上的鸡肋。

  三、品牌的因素已更为重要。

  去年,4家咨询与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均显示:上海消费者在选购选配式家庭影院音响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品牌。而实际情况是,尽管上海市场国产音箱与功放的品牌众多,但其中不但强势品牌没有形成,而且连能在上海市场上产生影响力的品牌也几乎没出现过。
  而与国产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进口品牌的音箱与功放则在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音质的前提下,以品牌、技术、音质“三位一体”方式来积极拓展上海高端市场。例如,从今年5月份开始,音响中的顶级品牌MBL开始进军上海市场。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一套MBL音响的售价高达几十万元甚至超过了100万元,一对MBL音箱的价格高达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但还是引起了部分音响爱好者的兴趣,如一位已经购买了MBL音响的消费者表示:“尽管MBL的价格高确实有点心痛,但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还有更被我所看重的品牌因素与品质因素。”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