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4日,第八届北京国际音响唱片大展在北京举办。作为音响行业一年一度的重要展会,其规模与社会反响似乎都不够大,与其他家电产品展会和几年前火爆的音响展会场面相比,形成了较强的反差,显得格外冷清。我国音响市场目前的状况怎样?企业的生产、竞争处于何种状态?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业内专家和一些企业人士的看法,让我们对音响行业有了一些了解———
正在经历低迷
人们也许还记得,80年代,中国国产音响行业曾经辉煌一时。当时燕舞、钻石、红灯、星球等音响品牌名扬全国,消费者耳熟能详。90年代初,在广东崛起了大批生产功放和音箱为主的音响企业,但规模都很小,大部分企业在暴利中“自娱自乐”。从1995年开始,家庭影院随着VCD的火爆成为市场新宠,广东地区一下子冒出数百家新的音响品牌。尤其是1998年,家庭影院的生产企业甚至一度取代VCD产品成为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主角。但是,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据业内人士介绍和记者对音响市场的观察,音响市场现在正处于低迷时期。
在北京的一些音响城和家电城的音响专柜前,记者看到顾客稀少,国产音响产品的价格也降低了很多。几乎每一家店主都说,现在音响不好卖,市场与前几年无法比。一家企业分公司的经理说,音响行业从1997年底开始衰落,现在国内音响市场严重低迷,音响行业经营很艰难,一些单纯做音响的企业面临着生存的严峻考验。许多企业已经死掉,有些企业已改做其他产品。
据信息产业部2000年度统计数据,去年全国音响销售量仅为280万套。音响行业为何出现这种低迷状况?亚洲最大的音响生产企业爱浪科技(中山)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国际音响行业也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买方与卖方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脱节,具体说就是顾客需要的产品得不到满足,而厂方生产的产品顾客不喜欢。这种情况在我国表现更为突出。音响作为一种提示生活质量的产品,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后逐步进入家庭。然而,用户将音响搬回家后,发现其调试复杂,操作繁琐,最终弃之不用,成为一种“摆设”。
音响行业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