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Telarc公司是最早投入DSD录音的唱片大厂,其间也发行过少量DVD-Audio唱片。 旗下签约艺人无数,同时拥有包括Michael Bishop、Jack Renner等几位世界级录音师,推出唱片总量超过600款,内容囊括古典、爵士、蓝调与跨界音乐。有计划的录音进度,每年都可推出约55款新录音。 目前公司总部设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市。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Telarc公司对24bit/192kHz的高取样录音技术(SACD)的执行与看法,透过上扬唱片公司接洽,进行本次与总裁Robert Woods的Email访问。(全文翻译整理如下)
问︰我们很佩服Telarc这么早就决定以DSD方式录音,请问开始之时间? 答︰Telarc在1998年5月就与Sony正式签约开始进行DSD录音。之前我们就听说过DSD录音的好处,实际执行后更确认我们的决定是对的。 问︰录音师Michael Bishop对公司的重要性如何? 答︰Michael对于声音领域的新事物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也不断尝试去突破技术门槛,将Telarc的录音效果推向更高的境界 - 特别是SACD与多声道录音。制作部门的同仁们更一致认为,Michael在声音相关技术与能力上总是保有领先的地位。
问︰目前Telarc出版的SACD Title偏重爵士乐,加上全球不景气的古典音乐市场,未来您公司的古典录音计划是否也会渐渐缩水?是否会持续网罗优秀古典音乐家进行录音? 答︰我们始终维持各型音乐的发行总量,而不会只偏重爵士乐唱片。更何况我们对于古典音乐始终抱着极大的热情,未来还是会努力推广古典音乐的市场。
问︰目前卖座最好的SACD唱片有哪些? 答︰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绝对是战马级的唱片,Robert Spano与Donald Runnicles分别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的唱片也与Paavo Jarvi指挥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等量齐观,古典部分还有Ben Zander指挥的马勒交响曲也是市场一大赢家。 在非古典方面,则要以Spyro Gyra的「Heads Up」卖得最好,另外Dave Brubeck、Oscar Peterson、John Pizzarelli、Tierney Sutton他们的SACD唱片也有非常好的成绩。 大家也别忘了Telarc以Soundstream技术转录的二声道SACD,取样频率提升至50kHz后制成的SACD,效果也比过去要优秀很多。
问︰在Title数量上,Telarc出版的SACD早已领先群雄,我们很好奇SACD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量?亚洲市场的销售量? 答︰无庸置疑的,美国是全世界销售最好的地区,约占了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二,亚洲市场则占去百分之三十三,目前还在持续成长中。
问︰Telarc唱片有网络销售管道,为什么会做如此的销售规划?在数量上与Retail的比例是多少? 答︰北美SACD主要靠网络销售为大宗,原因在于市面上缺少有足够能力推广SACD唱片的零售商。我们建立起网络销售管道的动机,就是想要与众多追求高品质声音的消费者产生更直接的互动,这种销售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固然略显谨慎,但对目前的SACD来说却很重要。
问︰目前SACD已经降价,您觉得目前的价位是否对销售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与其它大厂间的竞争力是否足够?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降价对销售成绩的确有所帮助,但毕竟我们投注在制作与生产SACD上的花费相当大,从市场回收的净额尚不足以贴补以上的支出。
问︰据说包括Universal几家过去发行SACD的公司,已经准备推出DVD-Audio唱片,Telarc在SACD与DVD-Audio发行比例上,是否会做调整? 答︰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Telarc公司负责DSD录音的工程师都是目前可以找到最好的,他们对于所有制作细节都已经了如指掌。而我们更深信 - 就我们的观点来看 - 以正确方式制作的SACD,在声音品质上绝对远超过DVD-Audio。 问︰SACD良率要比其它各厂来得高,请问压片厂是美国公司吗? 答︰Telarc早期的SACD是在德国生产,但目前都已经委托Sony的美国、奥地利与日本厂代为制造。
问︰Telarc SACD以多声道为主,但Audiophile对多声道的接受度似乎不是很高。由您个人的观点,多声道在音效上是否一定比调整良好的二声道来得优秀? 答︰如果录音方式正确,多声道一定会比二声道好!就像二度空间音效绝对不会胜过三度空间音效一样。 在二声道上,总是有某些音场中的成分被切割成片状而阻隔于某种东西之后,要获取声音上的独特性就变得非常困难。相对的,多声道系统的问题就不会这么大。
问︰SACD是否只针对Audiophile而生?以您的观点,SACD让一般消费大众接受的可能性高不高? 答︰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Audiophile,但如果科技能够提供更为真实、正确的声音,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对我而言,SACD就是这样一种产品。
问︰有一些人认为,SACD在Mastering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人工修饰,让声音听起来更悦耳,而非更真实。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答︰我不太了解您所谓的「人工修饰」是指什么,但在混音过程中我们的确加入某些会让声音听起来更为真实的东西。我们总是有一群人在后制作业中负责实际聆听,确认它们具备了真实的声音,而非某些只是玩弄花招的特效。
问︰如果数字录音、译码技术持续提升,SACD未来有机会与最佳LP系统相提并论吗? 答︰就我的观点,DSD(SACD)已经可以仿真出传统的模拟效果 - 只要以最高层次技术来制作、播放,并在没有特殊癖好的最佳系统中做盲眼测试。 对于LP,我有极为丰富的使用经验,有时还能提供资深用家一些鲜为人知的LP知识。 建议您放上一张唱片,让唱头循轨于没有讯号的沟槽(编按︰像精选集中乐曲与乐曲的衔接处,或是唱片最外圈音乐尚未开始与最内圈音乐结束处),请问您听到了什么?都是十分细微的粉红噪讯,而这些粉红噪讯由唱针与PVC材质的接触产生,原始来源则是唱片录制时任何金属器材的震动。 请注意,这些粉红噪讯在LP播放过程中是永远存在的,就像是摄影时在镜头前加入柔焦滤片,可以让LP迷沉迷于甜美的弦乐演奏之中。 Jack Renner曾要我与公司所有录音师多找机会站在管弦乐团之前聆听,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这与坐在录音控制室中听到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您选择让忠实管弦乐之声呈现于唱片之中,这才是录音师必须累积的实战经验。音响设计者努力设计出更优秀的模拟器材,让唱片听起来更棒,音效更胜于过去。但好坏之间的比较级是很主观的,不同的人也会采用不同方式来聆听音乐 - 我们透过自己的Filter来欣赏音乐。
问︰有无可能将一些优秀演奏、录音以LP形式发行? 答︰这当然能做,就像是数字录音早期我们喜欢将Soundstream混音唱片转录成LP。但是如果能以最好的SACD唱盘聆听最佳DSD录音,我不认为LP系统会有任何胜算。 当然,我也相信许多消费者会对LP重发产生兴趣,这之中的理由已经在上述问题中叙述过了。
笔者︰最后,谢谢您拨冗接受本刊访问。 答︰也谢谢您的问题,这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台湾音响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