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10款进口中低价位Hi-Fi合并式功放(一)

2009-8-11 09:40| 发布者: | 查看: 16053| 评论: 0

上一次专题,我们集中介绍了市场上比较热门的10种中低价位的进口音箱,很自然地,这次该来关注一下中低价位的进口功放了。品牌的确定还是依照我们一贯的原则:一是考虑品牌本身应有一定的口碑;另外结合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优先选择较新较热的品种。最后共选定了10款合并机,它们的报价从5000多元到8000多元不等。
由于功放的频响、信噪比、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技术指标大家都可以做得很高,不象音箱那样,从客观测试数据就能判断该产品技术设计上的优劣,因而这次测评我们没有进行客观数据测试,而是以主观听音评价为主,再结合器材的工艺结构、元器件、价格等因素综合评估。
主观听音评价是在杂志社新装修的听音室内进行的。所采用的音源是Micromega Minium CD机;音箱用了一大一小两款,落地箱为B&&W Nautilus 804,书架箱为Mission 780;信号线Audioquest Jade,喇叭线XLO Pro Type 650F。(在此特向为本次测评提供配搭器材的成都永昌电器和成都超音电器表示感谢)

DENON PMA-2000R(参考价格:7800元)

天龙公司的PMA-2000R是在PMA-S10的基础上适当简化后的低价位版本,另外还有一种不带遥控的型号PMA-2000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PMA-2000RPMA-S10的简化版本,那PMA-S10又是什么来头?告诉您,PMA-S10的主要线路是从天龙公司Hi-End级的PMA-S1身上移植过来的,1995年推出后,获得各地音响刊物的高度评价。PMA-S10最主要的两个特点一是采用了UHC-MOS(超高电流场效应管)放大,二是在机器的避震结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PMA-2000R没有PMA-S10那么完善的避震结构,不过UHC-MOS电路技术却继承了下来。

据天龙公司的资料介绍,PMA-2000R每声道用一对UHC-MOS晶体管做单端推挽输出。传统的场效应管虽然特性优良,但内阻较高,最大电流偏小,若要获得大功率高电流输出,一般都需要用多对管子并联。并联的管子需要经过精确配对,而这种配对工作是很困难的,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测量,耗费很多时间,因而直接导致成本上升。而UHC-MOS从结构上作了一些改进,既保持了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容易驱动、输出特性类似真空管的特性,又大幅度降低了内阻,提高了输出电流。这样,只需要一对UHC-MOS,就能够做到80W8Ω)的输出功率。

PMA-2000R的造型是典型的日本机风格,颜色也是日本厂家爱用的金色。制作工艺就无须多说了,不管是外观细节的处理,还是内部的结构安排、元器件装配,都有极高水准,另两款日本机马兰士和安桥均是如此。日本产品的工艺水平的确世界第一。

虽说PMA-2000R和这次评介的其他机器一样,只能算中低价位的进口功放,可是声音却有高级日本功放那种诱人的细腻感。经PMA-2000R播放的小号、萨克斯比别人有更多的弱音细节,空气感增强;弦乐就更不消说了,小提琴的声音纤细顺滑,没有半分粗砺的颗粒感。看来,从天龙高档机移植过来的电路技术确实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过去,日本功放的低频常为人所诟病,认为声音软弱乏力,量感也不足。PMA-2000R可不是如此。它的低频量感适中,控制良好,虽然不象Onix A-120AMC 3150那样刚猛强劲,但也蕴藏着绵绵的后劲,好象一个内力深藏不露的高手,能随时蓄势而发。试听时搭配的N804尽管不是什么特别难对付的喇叭,但是要推出结实浑厚的低音,也是很考功放的,但这难不倒PMA-2000R。另外,海外还有不少用PMA-2000推大食喇叭的例子,可见PMA-2000R的高电流输出名不虚传。

 

AMC 3150a(参考价格:5400元)

一提起AMC,马上就联想到与之有着深远渊源的NAD,由于AMC的主设计师来自NAD,因此这两家的产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黑色的机壳、灰黑色的面板、绿色电源开关按钮等等。当然,低价位、高性价比也是这两家产品的共同特色。

打开3150a的机箱上盖,内部结构并不十分复杂,各部分电路都有独立的印刷电路板,两声道的功率放大电路也是独立安装。在这里,你看到音响评论员口里常说的各种发烧级零件,千万不要惊讶,关键的地方用上真材实料,硕大的环型变压器更是150W强劲输出的保证,这就是AMC的一贯风格。没错,AMC3150a每声道有实实在在的150W输出,是这10台机器中最大的,而其报价却是最低的之一,另几台价格相近或更高的机器却只有60W的输出功率,AMC的高性价比由此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3150a的讯源选择开关,操作时的手感象电位器一样,没有定位装置,只需将旋钮上指示条对准讯源名称即可。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能用电动机带动进行遥控。随机所附的遥控器除可对讯源选择、音量大小进行遥控外,并可以控制同厂的其它器材,看来这是一种趋势。

3150a接入系统之中,看看它的声音表现如何。听小提琴时,高频清新亮丽不刺耳,甜味稍淡;听人声合唱,感觉其中频来得相当饱满,甚至有点浓郁;听港台流行歌曲时,中低频出来的弹性与力度都够,且不会感到混浊,但什么乐器在发声就要注意聆听了。听古典交响乐时,弦乐群强奏时稍嫌刺耳,但却能听出木管的光泽与甜味,甜味稍淡,长时间听来不会觉得疲惫。由于输出功率高达150W,表现在低频量感与控制力方面,价格比它贵数倍的Hi-End级扩大机只略胜一筹而已。

总体印象,3150a的声音中规中矩,中频和人声部分是3150a的强项,饱满而丰润,如果您酷爱听流行歌曲,3150a将表现得非常称职。一般中低价位的合并放大器,声音大多分为两个走向:一是敏锐但轻薄,一是中频饱满但两端延伸不足。前者的声音初听有冷艳之感,但不耐久听;后者的声音耐听但针对性又较强,只能听某些类型的音乐,一碰到大型乐团或动态对比强烈的音乐,声音就不大能入耳了。而3150a的声音则在二者之音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温暖、厚薄适中、两端延伸佳且中频饱满。当然,3150a的音色还不具备高级机种的高贵气质,还是那句话:适合注重性价比的发烧友。

音乐传真X-A1(参考价格:8500元)

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出名,除了有过硬的质量外,往往还有自己标志性的设计,以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麦景图功放的湖蓝色指针式电表便是如此,音乐传真也是这方面的代表。近来他们的X系列产品,不管CD机、解码器还是放大器,一律采用这种圆滚滚的筒形设计,让人一望便知,哦,这是音乐传真的产品。

由于圆筒状不大利于充分利用机内空间,为了维持其小巧的体积,X-A1采取了分体式电源供应的作法,将一只环形变压器单独装在一个小方盒内。这种设计也为该机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隔绝了变压器漏磁对放大部分的干扰,二是令X-A1看起来很发烧,容易得到发烧友的青睐。美中不足的是,那个电源盒的工艺比较粗糙,有点影响音乐传真这个牌子的形象。

X-A1每声道用一对SankenSAP15晶体管,标称输出功率为50W8Ω)。虽然采用的甲乙类偏流方式,可工作的时候,机壳仍有一些温热,这是因为X-A1的铝质外壳直接充当了散热器的角色。

该机的背面板上特别提供了一组前置放大输出(PREAMP OUTPUT)端口,可能是厂家考虑到X-A1的输出功率有所限制,有此前置输出,就能与同厂的X-A50X-A200等后级一起作Bi-Amp,提高机器的驱动能力。

和以前用过的不少该品牌的机器一样,这台X-A1也具有音乐传真功放典型的味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充足的低音,厚实的中频,够用但是并不特别强调的高音,对了,还要加上甜润的音色。以前一直用一套音乐传真的前后级F22/F16,也听过不少其他音乐传真的型号,对这个牌子应该算是很熟悉的。总的来说,该品牌的功放,都呈现出一种饱满的音质,声音严格讲 略有染色,一种好听的染色。

X-A1也不刻意追求细微末节的再现,而是以所谓的音乐性来打动听众。当然,也有不喜欢这种声音的,认为音乐传真的机器声音蒙,不够清晰。从实际表现来看,“透明度好、解析力高”这样的话确实无法用于X-A1,可它并未失去什么细节,仅仅是“不那么清晰”而已。

搭配N804,遇到低音较强的音乐时,偶尔会有声音过肥的感觉。实际上这属于搭配欠佳造成的,因为X-A1的功率毕竟只有50W,控制力有限。但是,一旦选对了音箱(指声音细腻清晰又比较易推者,例如KEFQ系列、Mission的小喇叭),您会从X-A1那里获得特别愉快的音乐享受。

Marantz PM-17SA(参考价格:8600元)

马兰士PM-17SA是在其前身PM-17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型号上的后缀“SA”,其来源是前一阵的热门话题“Super Audio”字头,表示可与新世纪音频格式接轨。电路结构进行的改进,主要是将前置放大器从电压反馈改为电流反馈,以拓宽整机的频响。另一项改进是将音调电位器从原来的同轴四联变为普通双联型,改善平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信噪比。

PM-17SA有着金黄色的外表。那么精致、那么漂亮的面板,在这10台机器中最富有吸引力。面板正中间有一个圆圆的指针式表头,乍看之下以为是电压表,其实呢,这是一个温度计!这大概是PM-17SA在外观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相信许多朋友都有这种体会:放大器刚开机时都不怎么好听,大约要在十几分钟之后,机器升温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正常的表现。将温度计用在这里,可说颇富创意。两个硕大的旋钮分列面板左右,左边的控制输入选择,右边的控制音量。

PM-17SA的内部相当复杂、精密,各种电路板、元器件填满了整个机箱,电源部分居中安放,散热器分列左右,使整机的重量左右均衡。相比之下,那些结构简单、元件数量少、售价却不低的英国机器,似乎就显得有点儿“减料”之嫌。

遥控器的外观非常大方,同时极具现代感,外壳似乎是金属制造的,不但质感强烈,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颇有重量感。如果 CD唱盘也使用Marantz的产品,那么使用这个遥控器也能够一并操作。

PM-17SA8Ω负载上的输出功率为60W,而它还带有1组前置放大输出端子,可另接配套设计的SM-17SA纯后级功率放大器,构成驱动力更强的“双功放”玩法。这是英国人惯用的方法,现在也被日本厂家采纳。

不知是否是心理所用,接入系统后,刚开声的PM-17SA显得有点清涩,在这段时间里,人声演唱有点小心翼翼,似乎不怎么放得开。不过当面板当中的温度计随着机器热量的增加而逐渐向右偏移之后,整体表现也随之改善,最明显的感觉便是声音丰润了起来。这时指示计大约指在一点钟方向就不再移动。PM-17SA并不是个性鲜明的扩大机,换句话说,它并没有强烈而明显的个性色彩,也没有电子管功放那种的温暖色调,但其表现可以用“精确”来形容。

PM-17SA在低频的控制力上并不能说很棒,不过有着优秀的凝聚力,使得音乐在低频上段的表现不致有涣散之虞。清晰的音场表现与细节再生,是PM-17SA的特色之—。在听人声测试时,特别注意器材的回放能力是否能在细节与厚度上取得平衡,结果PM-17SA并未令人失望。事实上,同台演出的其它一些与它价位相当的欧洲器材,常常为了营造出厚度与密度而牺牲了精致与细节。或许PM-17SA不能迎合那些“重色、重味”的朋友,但是它对音乐具有忠实的重放能力,加上使用的方便性,非常值得列入考虑行列。PM-17SA的声音对于喜欢“高保真”的我来说,相当对口。如果一定要我在这10台功放中选一台的话,我首先考虑的便是这部PM-17SA,虽然它的报价最高。

《视听技术》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