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评博良电子的“沦海龙呤”音箱

2009-8-11 09: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305| 评论: 0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评博良电子的“沦海龙呤”音箱

  也许有些读者朋友在看到笔者这篇器评的标题时会有些摸不着头脑,产生一连串疑问,博良电子是什么样的一家音响公司?它的音箱怎会取了一个古名琴之名?

  那就让笔者来详细告诉你!

  博良电子的全名是:广州博良电子有限公司。笔者推测“博良”大概是“百良”的谐音吧。博良电子主要从事Hi-Fi、Hi-end音箱及喇吸单元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张百良先生是笔者认识的音响圈中为数不多极具思想颇有见地的设计师之一。笔者之所以如何说是因为我与百良相交数载,因为深知他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虽然他是学理工科的硕士,理加难得的,是张百良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了他设计的产品中,他的产品从不随波逐流,事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你可以不喜欢他音箱的声音,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音箱多少流露出一丝“中庸无为”、“自然质朴”的审美标准。事实上,国内还是有许多发烧友认同张百良对声音的追求的。张百良告诉笔者,自从创立了博良电子后,缍可以大展手脚了,过支许多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想法召集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新产品中,譬如博良电子的奠基之作——“时代一号”就融入了他近一二年来对Hi-End的新理解,采用了一些全新技术,表达了他的一些新追求。“时代一号”问世后,赢得了众多资深发烧友的首肯和好评,不过由于进口单元的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制作复杂,使“时代一号”的价钱无法照顾到广大的发烧友。有鉴于此,博良电子经过种种努力,又推出了一款平价高档音箱,它是博良电子古琴系列音箱中的第一款,张百良用古名琴“沦海龙吟”为它命名。

  博良电子的“沦海龙吟”是一款二分频的书架箱。它的高音单元是博良电子自己生产的BL-301,这只高音实际上是博良电子与德国名厂合作的成果,它的音膜是从德国厂家进口的,博良电子又为它加上了独家特殊手工的涂覆,再在磁隙中灌入磁液做散热和阻尼,使这只28mm的高音单元不仅解板力适中,声音的密度感好,而且还能承受大功率,实事求是地讲,它比市面上所谓的一些进口高音单元要好,要不然某欧洲名厂怎么会和博良公司商谈这只高音单元的技术转让?“沦海龙吟”音箱的低音单元就是博良公司引以自豪的BL-601,这只大音圈低音单元使用了张百良的二项专利技术:自动风冷钕铁硼磁路和经特殊阻尼处理的锥盆技术。这次张百良说他为自己的新的低音单元设计了更新更好的钕铁硼磁路,让单元的灵敏度提高到了一个较理想的水平,基本上解决了大音圈一体化锥盆单元灵敏度低的难题,降低了单元的失真度,其次,BL-601单元面临如何消除在宽广频带(从低音到中音)的高端音盆的分割振动,红百良在潜心研究了各种阻尼减振技术后,找到了一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阻尼消振材料——软木皮膜,将它涂覆在低音单元的背面(主要在防尘帽后),使其中频音色十分通透甜美,音像的聚焦也更加清晰。这只单元原来只用在“时代一号”上,可张百良认真的作风使他在较平价的“沦海龙吟”上也使用了它。

  “沦海龙吟”的箱体结构并没有因为它的平价而将价就货,它仍然采用了一种复合结构,优质MDF板内加一层沥青板,再铺一层吸音棉,这种结构可以看成博良公司著名的Sandwich(三文治)箱体的简化版。

  我还想再谈一下“沦海龙吟”的外形。它的外观是瘦长形的。其长宽高的比例比较特殊,视觉效果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见的音箱,再加上前障板上导向孔的位置,使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好看”相去较远。为此事我曾经问过张百良,他则是固执又自信地告诉我说,这样的比例箱体最适应它的单元,纯粹从声音上考虑,他无法去改箱体,消费者也会慢慢地习惯的。笔者猜想是否这样的外观和张百良浅意识之中追求的拙朴声音暗合而使他如此固执而又自信呢?

  好了,讲了这么多,相信发烧友们对“沦海龙吟”已有了一个大概的感性印象,我们现在要听听它的声音表现了。

试听的器材清单如下:

CD机:Marantz CD-63SE
参考机:C.E.C.TL 5100Z
功效:大极典VP-300BD(300B双管并联单端放大器),Audiolab 8000B
信号线:Audioquest Quartz
喇叭线:英国鲨鱼散装线。

  考虑到“沦海龙吟”的实际价位,我没动用一些昂贵的进口器材,我只选了几款平价中的佼佼者来搭配它,这几款机器风格各异,我想应能全面测出“沦海龙吟”的实力。

  试听“沦海龙吟”是一个“静心敛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外之喜的过程,笔者先说静心敛性。Hi-Fi音箱的习惯,先找一张自己十分熟悉的试音CD,试一下要评论的音箱先天声底(音色、音质)如何,既然张百良将本款音箱取了一个古琴名,我就想找一张琴曲CD来试听。正巧前几天老易送了我一张雨果最新的由薛伟和许忠合作的小提琴、钢琴天碟《红色经典》(Hugo HRP7187A)由于笔者曾经在不同场合实际聆听过薛伟、许忠的演奏,我想用本碟来试的话应该是能做到客观公正的。从“沦海龙吟”身上,我听到的琴音是通透清亮的,基本上与笔者实际听到的琴声没有大的偏差,从音色上,这是属于无色清纯型的,比较储蓄。笔者在刚开始时,觉得这种音色还不够甜美、迷人,但在听了数遍本碟后,宁心静气地再听那些在特殊年代流行一时的乐曲时,沦海龙吟这种自然无为的声音让笔者对这些红色乐曲从另一角度去听,可以说是感触颇多。曾经和演奏家和老易聊起为何要录制本碟,应该以一种什么心态去听本碟,这次竟意外地发现沦海龙吟的声音取向隐约地表达出了演奏家和录音师所想说的弦外之音。

  然后,笔者又用了一张交响乐天碟Classic Records 出品的Grige格里格《Pear Gynt》(CSCD 6049)来测试“沦海龙吟”的总体表现。这张CD也是笔者的至爱(上次在香港购买Classic Records)唱片时,由于哪睛张也舍不得放弃,害得我几乎耗尽了皮夹中的最后一分钱),你若想知道交响乐的弦乐能被录得多美,你若想知道常被音响评论员挂在嘴边的天碟标准,那就赴快买这张CD吧?它的唯一缺点就是售价有点高。“沦海龙吟”的音场重现能力。应付音乐高潮时大动态的能力,对声音的瞬态反应等,都基本上让我满意。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在本碟的最煞食这处弦 乐部分,沦海龙吟未能鲜明、醇和地表现出充满扑鼻芬芳的提琴声,它是一种纯和、朴实的声音,弦乐声的美妙和细微之处的变幻需要聆听者清神静气细细体味,才能感受得到。

  那么,笔者的意外之喜又在哪里呢?原称我只钭“沦海龙吟”当Hi-Fi音箱来听,在试听声音的整体平衡性一节时(这也是张百良在设计音箱中考虑最多的一个环节)我发现在低频部分,声音的量感似乎比它的大哥“时代一号”多一些,冲击力也要强一些,我猜想张百良如此设计是让购买“沦海龙吟”的发烧友能兼顾AV方面,因为购买这个价位音箱的发烧友们,对声音的要求颇高,但受制于预算了,当然最好买一对Hi-Fi与AV两相宜的音箱。原本想将“沦海龙吟”接入AV系统试一下,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试成。不过没关系,笔者拿出了一张被称为“音箱杀手的”试音碟——《绛州金鼓》(WMP GCD012),也许有些朋友对它还有点陌生,但如果我告诉你曾被广州音响大展收录进纪念CD的《秦王点兵》一曲就是邮自《绛州大鼓》,你就知道了吧!这次它是录音师大发烧友Leo动用最新的[KDA]2数码系统重新制作了本碟,称之为〈绛州大鼓〉,本碟的过人之处在于动态运用到了匪夷所思的144dB[理论值],如果“沦海龙吟”能挺住本碟,那可以说用作AV音箱根本是小菜一碟。笔者小心翼翼地将音量由小到大,一点点增加,在大约12点钟位置时一曲《打虎山传奇》让它犹如虎啸龙吟一般平地炸响了一声春雷,望着前后剧烈振动的低音单元,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还好,沦海龙吟挺过来了。不过邻居倒是来敲门了。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意外之喜。

  “沦海龙吟”是低价位带音箱中极少见的能文能武者。能文,指它在欣赏音乐中同一价位的音箱多了一份稳重、内敛。能武,指它能爆得起,也爆得开。你如果在这个价位中想找一对於 一能型9hI-fI与AV都相宜)的音箱,我想应该不是太多,它绝对值得有心的发烧友认真考虑。虽然笔者认为有些“雅”的名称,“沦海龙吟”应该是为听音乐而专用的,事实上,笔者在试听期间的绝大部分时候是用它来播放音乐的。(作者:李荻)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