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为什么让人羡慕?——因为他拥有独立的听音房,而且足足有48m2!
原来ELECTROCOMPANIET EMC-1采用了类似汽车避震的“硬避震系统”,抵御外界谐振的功夫近乎完美,即使你用手敲机外壳,EMC-1是绝对不会跳线的。此外,24bit/96KHz、顶揭式CD舱、全平衡放大等均是很发烧的设计。怎么没交代功放呢?Spendor SP 100可是出名难推的,老梅可有好的招数?——不错,老梅出人意料地仅用一台合并式功放把SP 100搞定。这台功放就是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A 1001。虽说A 1001有2X 200W的输出功率,但事实上许多功率超过200W/声道的后级都不能把SP 100推好,况且A 1001本身也不是以好力著称。尽管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不过老梅家的音响效果仍足以令许多发烧友望尘莫及。 笔者觉得老梅用并不太贵的功放就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他拥有声学条件良好的空间和个人坚持不懈的摆位试验。首先,在大的方面,老梅认为校声的重点在于扩散(难怪房中铺了那么多扩散板),然后高频、中频作一定的吸收;低频的吸收较难把握好,很易“画虎不成反类犬”,所有处理的重点仍是扩散。这点老梅确实做得很好:中高频细致、幼滑,富有穿透力却不会有令人烦躁之感,低频呢,量很足却又被控制得很好,完全不似一般发烧友家中SP 100低频出不来或“满屋都是”的景象。其次,在小的方面,摆位一定要精准、细致。老梅虽有令人羡慕的大空间,摆位却是丝毫不含糊:基本上是一厘米一厘米地移动音箱,内拗角度亦是做过无数次微调。每一次有新的发现,都会请一帮老友来“挑骨头”,务求获得最好的重播效果,前前后后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老梅如此找罪受,目的不外乎三个:1、使高、中、低频段均衡、清晰、分明;2、避开房间的低频驻波;3、获得良好的声像聚焦。他将其总结为一句话:“我的摆位不是只播某一种音乐才好听,而是播所有的音乐都好听!” 老梅的汗水毕竟没有白流,他的系统确实很棒,甚至胜过身价是其两倍的系统!由于时间所限,当时仅用了《邓丽君15周年》、《蔡琴·遇见》、《萧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DECCA 425071-2)、RCA Living Stereo《天方夜谭》等CD试音,即已将系统的魅力表露无遗:令人印象最强的是声音的生动性和鲜活度。只觉得音箱仿似消失于无形,人声、乐器声统统跑出了音箱之外,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音箱和音箱之间、音箱和后墙之间,甚至“钻入”后墙里面,声像之间区分得很好,没有丝毫模糊和膨胀的迹象,让你觉得信息量是那么的丰富却又是那么的受控。老梅在音箱的整面后墙特别度身订做了一幅山水画——田野、小溪、远山、翠丛,还有氤氲的薄雾,好一派令人陶醉的情景。在此间欣赏美乐、细品香茗,真可谓“神”在乐海中翱翔、“身”于山水间徜徉,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闻Spendor SP 100那种煽情的个性仍在——温暖湿润、雍容华贵,但已渗入了理性的色彩,从而获得更紧凑、迅捷的低频,将大提琴的“牛筋味”轻易再现,以及更具空气感的中高频,带来类似残响、堂音的效果。那种浓郁的舞台气氛似梦还真,完全可以让任何一位挑剔的发烧友流连忘返! 老梅得了“发烧病”已有十年,加上自己又开厂做喇叭,所以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年来,他土炮箱玩过、成品箱也玩过,觉得还是Spendor SP 100最合意,因为它是一对“令人只想音乐,而不去想器材”的好音箱,可以带来许多精神上的享受。如今,老梅不仅天天晚上要听,甚至中午时分也会来听音房小坐片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音乐那种神奇的“怡神功效”却总让老梅乐此不疲。有如此让人羡慕的听音环境和音响效果,老梅可有升级的打算?——有,当然有!那就是换台ELECTROCOMPANIET ECI-4的功放,因此机不仅音色奇佳、驱动力极强,而且有平衡输入端子,与EMC-1正是“天生一对”,音效可提升30%呢 昌业音响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