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 [奥]弗利斯 曲 当你听到这首乐曲时,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不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著名的《摇篮曲》吗?怎么说它是弗利斯作曲的呢? 这首《摇篮曲》过去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莫扎特写的,但是,据一些专家考证,认为这支曲子并不是莫扎特所作。它的词作者名叫弗列德里赫·威尔海尔姆·戈台尔,曲作者是贝尔纳德·弗利斯。在德国汉堡图书馆珍藏这支曲子的原稿上,写着这样几行字:“戈台尔作词的摇篮曲,弗利斯作曲,1796年刊行”。由于这个原因,近年来,一些国外出版的莫扎特歌曲集或作品集里,把它归到曲集最后附录之中,并加以说明。由此可以证明,它不是莫扎特写的。那么,为什么多年来一直这样误传、张冠李戴呢?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是莫扎特名气很大,而弗利斯只是一个爱好音乐、没有名气的医生。如果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在当时,至不是不会这样快发表,并广为流传。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弗利斯冒名。当然也有可能是开玩笑或其它什么原因。 二是那时候莫扎特去世时间不久,莫扎特死于1791年,这首摇篮曲于1796年,相距不过四、五年时间。那时人们对莫扎特的作品兴趣正浓,并到处搜集,此时冒名发表,易于蒙混过关。 三是这支曲子确有一些莫扎特风格。因此,说它是莫扎特写的,一些人会深信不疑。 虽然这首《摇篮曲》非名家所作,但是它写得的确很好,曲调优美恬情,有摇篮曲的意境。这支曲子是F大调,行板,采用荡漾的6/8拍,好似孩子正安睡在晃动的摇篮中,歌曲有三段词。每段九句,两小节一句。非常有意思的是:每段前八句音型完全相同,都是第一小节六个八分音符的第二滤阳是一个四分音符,然后是休止符,显得朴实无华。虽然如此,由于旋律应用的音和走向不同,以及作曲家对伴奏部分的精心设计,仍使人感到曲调甜美、清新,不落俗套。最后一句,节奏上有变化,它给如其分地表现妈妈哄孩子睡觉的哼鸣。结尾采取渐慢、渐轻的处理手法,使人感到此时孩子已经睡着了,周围是这般寂静。 一些乐队将弗利斯的《摇篮曲》编成器乐曲演奏。现在,人们听到这首乐曲用器乐演奏的机会更多于声乐。 摇篮曲 图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