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梦(第三首) [匈]李斯特 曲 李斯特的钢琴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作曲;另一类是改编曲。他曾经把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包括他自己过去写的一些声乐曲,改编成为钢琴曲。尽管这些是改编曲,但与创作曲一样,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技巧、性能和表现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爱之梦》是李斯特于1850年把他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集成曲集后的名称。编为作品64号。头两首是根据乌兰德的诗写成,后一首是根据弗莱里格拉特的诗写成,他们两人都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在李斯特这三首曲子里,以第三首写得最好,通常人们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一般都是指的这一首。 《爱吧》这首歌创作于1845年,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人们真挚的爱情。 原诗译词是这样的: “爱吧!能爱莫能助多久,原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幕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一本来就没有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 李斯特改编的这首钢琴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降A大调,6/4拍,小快板。 开始,美丽的主旋律出现在钢琴的内声部,右手用分解和弦为之伴奏。 图 B段象是爱情的表白,情绪比较激动。它的旋律仍然在内声部,右手用分解和弦伴奏,由于有离调的倾向,造成十分绚丽的色彩: 图 经过一小段“华彩”,A段再现,它转成B大调,主旋律移动右手高音声部,和声丰富,音色明亮。B段再现时转C大调,主旋律由右手在高音区用和弦演奏,十分热情。当它推向高潮时,又转回到降A大调,再经过一小段“华彩”,A段第三次再现。最后,乐曲在幸福、宁静的气氛里结束。 《爱之梦》由于曲调优美,它已成为音乐家们在音乐会上经常表现的曲目。有的人不知道它原来是一首歌曲,又给它填上新的歌词,所以,现在有一些书上发表的歌词不尽相同。还有人把它改编成统配成弦乐合奏曲、管弦乐曲或轻音乐曲。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