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闲聊波尔卡

admin 2009-8-11 09:40 1422人围观 新品

闲聊波尔卡

[奥]约翰·施特劳斯 曲

这支曲子是约翰·施特劳斯于1858年创作的,编为作品214号。也有人译作《饶舌波尔卡》。

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物。他善于猎取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或事物,对它们进行艺术性的措绘,《闲聊波尔卡》便是一例。

当时,在维也纳,舞会十分盛行。在舞会上常常见到有些多嘴多舌的妇女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说长道短、评头品足。约翰·施特劳斯对这种现象十分讨厌,于是他用妇女们交头接耳“特利奇,特利奇(Tritsch Tritsch即“叽叽喳喳”)的声音为名,写了一首波尔卡,对他们进行讽刺。约翰·施特劳斯当然不能明讲,所以当人们问他时,他用“妻子们在享受着闲聊的乐趣”来解释这支曲子的内容。

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速度很快,描绘了妇女们在舞会上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闲聊的形象。前面有个简短的、波尔卡节奏的引子。

主题用了些大跳和休止符,描绘妇人们闲聊时面部多变的神色:

副题比较舒展,与主题形成对比;

以上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然后,是一个过滤性的段落。它先用一系列带断音的八分音符,后又用 这种音型,并让它们不断往上升级,而每升一级都回到原来的i音上,来描绘妇女们喋喋不休的闲聊。这种声音频繁地出现是令人心烦的:

乐曲的中间部分,乐谱是标明Tril(声中部),它由木管乐器主奏,声音较轻,好似妇人们的耳语。它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带有幽默、风趣的特色:

然后,第一部分再现,接尾声。在尾声里,作曲家用一系列十六分音符,并用突强突弱、高忽所低的对比手法,对这种多嘴多舌现象进行了勾画和讽刺:

象这样内容的一支曲子,约翰·施特劳斯虽然能把它写得十分动人,这是很不容易的,它不愧为波尔卡曲中的一首名作。

《闲聊波尔卡》后来还被人们填词,改编成声乐曲,象1980年来我国访问的日本胜利少年合唱团和1986年来我国访问的联帮德国K.H.D(克洛克纳·洪堡·道依茨公司)合唱团都曾在音乐会上演唱了这个曲目。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