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家电业酝酿深度变革 2004传统销售渠道何去何从?

2009-8-11 09:40 2476人围观 新品

渠道变革是任何一个家电企业都绕不过去的弯。

最近,笔者在中国营销网上读到一篇名为《TCL错仪天下的渠道观》的文章,文章本身的观点并无新奇之处,倒是其行文风格颇为引人注目。随后,笔者又着意链接出“肇事文章”《家电销售渠道酝酿深度变革》,并进行了认真研读。觉得上述两篇文章其实是在说一件事,那就是:目前中国家电企业的销售渠道,面临新兴商业资本的崛起何去何从的问题。本人对这个行业多少也有一些认知,深觉传统的销售渠道正在成为家电企业日益沉重的包袱。可以说,未来家电企业将普遍面临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销售渠道转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如何也许就成为影响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并且已有前车之鉴。

事实上,现在家电企业的渠道,仅仅承担销售管理职能就已经是一个相当沉重的包袱,焉能再驮起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所带来的人力成本?依据社会分工的原理,商企分离、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是取得效率最大化的可靠保证。事实上,随着国美、苏宁等大型商业资本的兴起,“分工”正成为一种趋势,家电企业未来全部退出流通领域并非不可能,无论这个销售渠道所有人是谁,只要它能承担企业的销售使命,我们不妨称它为这个企业的渠道。

2002年,国内某著名家电企业因为实施渠道改革致使业务全面陷于困顿。这个企业的渠道改革显然是不成功的。但是,关于家电渠道未来变革走向的问题再度被提起并思考。其实,在此前,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已经着手渠道变革,只是因为这种变革力度不是很大,也比较平稳,才没有引起更多人注意。比如2000年至2001年,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对自己的渠道进行了“精兵简政”,即所谓的“减员增效”。通过减员增效、网络瘦身,企业销售成本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人均回款大幅提升,可以说,销售渠道的效率有显著提高。比如某家电企业,原有销售管理及业务人员15000人,经过一年的“瘦身运动”降至8000人,当年总销售额反而增加了10多亿元,可见改革是成功的。

但是,人们也看到,仅仅减少几个员工,对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渠道销售动力有限、经营成本高的问题无能为力。怎么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另起炉灶。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对家电企业的改革是一个启示。2000年以来,家电连锁企业的兴起,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家电连锁企业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让一个个传统商业单位在它面前俯首称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的步步紧逼,传统销售渠道多少显得有些无奈。以国美为例,它每到一处,总是被当地商业单位围追堵截,但是每一次它几乎都能逢凶化吉。不仅如此,某家电连锁企业还被家电企业称为“麻烦制造者”,屡屡动用价格手段实施市场扩张,严重干扰企业在当地的价格体系,几乎与所有家电企业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家电企业并没有因此向其关上大门,其更没有因此而节节败退,相反,它正在日益强大。在美国,家电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家电连锁企业销售的。前一段时间被传诈骗国内某彩电企业巨额货款的APEX公司,就是一家专业销售家电产品的连锁企业。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面对迅速崛起的家电连锁业态,自有渠道该怎么办?现在,大部分企业采取的策略是:立足自有渠道,重视连锁业态。应当说这个策略思想是正确的。因为毕竟自有渠道出货流量要占全部销量的70%以上,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连锁商业同样不可懈怠,因为它良好的成长性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连锁商业的进一步成长,传统自有渠道对企业而言,将越来越成为经营包袱而不是销售动力,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毫无疑问,那就是转型,即对传统渠道进行改造。刘步尘在他的文章《家电销售渠道酝酿深度变革》中提出的设想是,将渠道改造成第三方物流,或者说一个独立的商业经营实体。应该说刘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飞利浦进入TCL网络进行销售获得初步成功,说明这个渠道是具有包容力和市场拉力的。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要将TCL渠道改造成第三方物流或利润中心决非易事,不同品牌纳入同一渠道的尝试,应该被认为是进行渠道改造的预演。


中华工商时报-孙小行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