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综合 查看内容

家电IT相互渗透将加速3C融合

2009-8-11 09:40| 发布者: | 查看: 1971| 评论: 0

近期,国内家电巨头重新吹响了进军PC业的号角,曾经巨亏1767万元的海信电脑更是从方正科技挖来了以周险峰为首的数名PC元老,发布“龙虎计划”;紧接着海尔也与台湾地区三家厂商仁宝、纬创、大众结成合作伙伴,由它们分别为海尔代工笔记本电脑。与此同时,国际IT通讯界巨头摩托罗拉、戴尔、惠普甚至微软都看好了数字电视的美好远景,开始用各种方式来涉足家电领域。但是,家电业和IT业出现的这种交叉渗透的趋势能否最终达到3C融合的目标呢?

  家电企业重返PC业

  曾经在家电企业进军PC道路上吃过大亏的厦华、创维现在已经是彻底放弃了PC,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更是感慨“往事不堪回首”,他们更多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数字电视上面。不难发现,这次再次兵伐PC的海尔、TCL等都是家电业中资金势力非常雄厚的,可见“吃回头草”也需要实力。

  家电企业卷土重来,肯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海尔电脑有关人士指出,2001年的“大溃败”带给进军PC的家电企业三大教训:必须要有专业的IT团队、IT人才运作;IT渠道和管理体系不能简单克隆家电;把握3C融合的时机和节奏至关重要。而为了这次反攻,各家电企业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除聘用专业IT人才外,在渠道方面也找到了专业的PC经销运营商:2003年海尔跟台湾宝成合资成立了海成电脑,接着又请河图数码全面代理原有海尔工贸负责的华北地区IT业务;而今年3月底TCL也宣布新组TCL数码电子事业本部。

  海尔、TCL等这次重返PC舞台很明显是看好了PC业复苏的时机。2003年中国PC市场出现了11.1%的增长,同时,相对于普通家电,中国家庭PC拥有率明显偏低,而且更新速度更快。据了解,目前中国每百户家庭中,电脑拥有量不到10台,这样庞大的市场前景怎能不让人心动?

  但即使拥有了天时地利,中国的家电巨头此次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从PC人才、PC业的渠道的成熟程度,乃至PC业的从业经验来看,中国PC业老大联想相比这些后来进入的家电企业优势明显,但联想也已经在200多亿元销售额的“瓶颈”上徘徊多年了,且利润呈逐年下降趋势。“老大”尚且如此,后来者在利润薄弱的PC业又能得到什么呢?而一窝蜂地走回头路就不会再“撞车”吗?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指出,“家电企业进军PC更多是为了3C融合或者是充足的现金流,使自己的产品具备更丰富的功能,但3C融合不是功能的简单堆积,而并不是挖几个人,找几个代理商就可以成为3C公司的。要想在PC业成功,还是需要多年的资金、经验积累的。”

  IT巨头看好数字家电前景?

  相对于国内家电巨头,国际IT巨头进军数字电视领域似乎更为引人注目。摩托罗拉、DELL等进军数字电视早已不是新闻,今年3月底摩托罗拉开始了自己的全新的数字电视产品的巡展,但是前景是否乐观,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IT通讯业巨头在资金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在国际运作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在选择利润更为丰厚的新的投资领域方面也很睿智,进军数字电视就是因为看好这块1.5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但陆刃波认为,这些跨国公司对数字电视领域的渠道以及操作模式可能也不甚了解,这些企业采用的出租品牌或跨业合作的模式并不稳固,可能会重蹈半导体业失败的覆辙,而数字电视终端市场有着这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国彩电企业,摩托罗拉单凭技术优势是很难取胜的。

  跨行业渗透有利于3C融合

  有业内人士分析,家电和IT通讯两大行业进行业务渗透融合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彼此领域的熟悉程度,也将使相关企业能够进行跨行业的运营。家电、通讯、IT的融合是家电企业、通讯企业和IT企业的共同努力的目标,大家都想在自己的现有平台上去建立3C融合的产品。比如说,电视机生产商就希望自己的电视机能上网甚至能打电话,而手机制造商也希望手机能够看电视,能够上网。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3C产品,必须被消费者接受才能真正赢得市场。此外,近来国际IT通讯界巨头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也纷纷与国内家电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这为3C融合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数码产品是切入IT市场的捷径,3C融合的技术将更多地体现在未来的数码产品中。而IT公司进入传统家电行业,也创造出了很多新的市场热点,如汽车电子、数字电视等等。在这样“天下大同”的趋势下,各企业如何去保持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同质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的优势才是最重要的.(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郎朗)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