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经典唱片介绍(三)

admin 2009-10-29 15:06 1058人围观 新品

这套马勒全集首先受到关注的大概是那极其低廉的售价,而对于以色列指挥家贝蒂尼,恐怕很多乐迷者都没听说过。贝蒂尼的这套马勒在初版时就得到不少好评,但在EM旧录上停留了没多长时间就消失了,可能在乐迷中也流传不广。等到前年底贝蒂尼去世,EMI才再版了这套录音。

贝蒂尼的马勒,是简洁清晰的处理手法。与那些歇斯底里、神经质式的马勒截然相反,贝蒂尼的感情表达比较理智、含蓄,没有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场面。而他的理智与那种以布列兹为代表的“冷马勒”不同,并不给人冰冷无情的感觉,听者不难感受到一份热切与真诚。在音乐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上,贝蒂尼都用清晰、简明的风格一洗马勒音乐常给人的过于繁杂臃肿的印象。笔者以为,即使不论价格,这也是目前马勒全集的最佳录音之一。

1.gif (79.73 KB)
2007-5-27 14:05



肖邦:圆舞曲

“阿尔弗莱德·科尔托开启了音乐的精神深度。不管是从天赋还是从影响来说,他都是最有诗意的钢琴家。”

这张CD上最主要的就是1934年他在阿比路录的肖邦14首圆舞曲。在这些录音1934年发行后,《留声机》的乐评写道:“这些演奏虽然带有一些技术缺陷,但并不损害其艺术性。实在的说,听这些录音不仅是享受,更是启发性的。”

这是自由速度表现的一个典范。对于我来说,原来圆舞曲公认的最佳录音是李帕弟在EMI的录音,现在怕要让位给他的老师了。科尔托在其中展示的千变万化的速度,以及他这么处理的理由,确实值得我们去多听、多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三重奏

拉赫玛尼诺夫写有两首钢琴三重奏皆名曰“悲歌”,与他的交响乐、钢琴协奏曲等其它作品一样,这两首三重奏充满了作曲家音乐里特有的浪漫气息。那种浓浓的愁绪好象给全世界都描上了凄美的色彩。

两首作品中,第一首写于1892年,只是一部单乐章的短小乐曲;第2首最后完成于1907年,是纪念柴科夫斯基去世而作的挽歌,钢琴的凄凉,大提琴的悲哀,小提琴的不舍,哀伤悲痛的庄严,沉重落寞的肃穆,承接了无法比拟的凄哀苦痛。

专辑3位演奏者是俄罗斯或拉托维亚的艺术家,其中大提琴家亚布隆斯基如今在指挥界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合作既默契又不失独奏家的个性,对拉赫玛尼诺夫旋律性突出,和声与复调织体饱满的音乐语言再现得相当完美。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喻作“新约圣经”,从上世纪30年代舒拉贝尔首次录制了这套钢琴文献中的巨作后,及后的钢琴家只要擅长贝多芬的音乐也莫不以此为荣,其中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这套1959年到1969年的录音堪称经典。

选这套CD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早年买LP时可选余地不多,那时并不知道巴克豪斯为何人,只因要贝多芬的奏呜曲而碰上的。买全集当然希望曲曲精彩,巴克豪斯素有“键盘狮王”之称,他雄浑强劲、紧凑结实、干净利落的风格很能对听众唤起一种“大丈夫当如此”的亢奋,弹奏第23、29、32等力量型的作品固然不在话下,弹奏早期作品也工整端庄,不失古典主义的意韵。因此,这套全集非常合我心意,总是百听不厌、回味不已。

这是巴克豪斯第二次灌录的全集,大师花了10年的时间录制,其中第29号未能完成,而以1952年的单声道版收录,断市多时后去年以环保装重出江湖。


浪漫与热情:马友友的音乐之旅

马友友无疑是当今国际上最耀眼的古典音乐明星之一,他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到了只要标上马友友的名字唱片肯定就好卖的地步。在这张2007年的最新作品中,马友友展现了更广阔的音乐视野,从巴洛克时代维瓦尔第的四季到浪漫主义时期门德尔松的无言歌,从《艺妓回忆录》电影原声到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Fnnio Morricone的经典代表作,从阿根廷探戈大师皮亚佐拉到《新丝路传奇》的跨国民族音乐交融,各种不同来源不同风格的作品汇集一堂,马友友的演绎成为贯穿专辑始终的线索,引领听众进行一趟洋溢着浪漫与热情的音乐之旅。正如谭盾盛赞马友友时所说“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他拿大提琴不当大提琴来拉”,马友友在这张专辑中不拘一格的多元化尝试,将大提琴的表现力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宽广境界。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

要真正见识西蒙·拉特尔与柏林爱乐乐协和珠联璧合的威力,这款CD是绝对不容错过,虽然主角是弹奏钢琴的齐默尔曼,但西蒙·拉特尔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协奏中展现出来的“柏林爱乐音响”温润厚重、行云流水,当即要令你对西蒙·拉特尔刮目相着,这个英国人真不简单,太有天赋了。

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本来就是一部十分交。向化的作品,乐队在其中表现的份量相当大,勃拉姆斯似乎是把独奏的钢琴也当作是整个交响乐队的一员主力而已。—齐默尔曼钢琴演奏技艺之高自不必说,而且出于对勃拉姆斯音乐的崇拜,在录制这部第一钢协前做足了大量的准备功夫,力求表现出最靓的音色、最准确的节奏,展
原作者: chinaaudio 来自: 转载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