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查看内容

音频系统安装施工中的规范和方法总结

2011-7-16 22: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0| 评论: 0|原作者: 闫锡林|来自: 依马狮广电

多年来经历过多次播音、播出系统的安装施工,这是一项即辛苦又需要细心去做的工作,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不断的总结经验,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下面谈点自己在这些安装施工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一.怎样才能平直顺畅的铺设同轴线缆

  为现代国际广播发展的需要,我台的播音播出系统进行过多次的升级改造。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我台在B区一层南侧、西侧和北侧改造了7个播音机房,由于这些机房距四楼主控的距离较远,线路又多(仅到南侧最西边的设备间就有24条网线、20条音频线、50条同轴缆、3条24芯和1条12芯光缆),而且还要穿过顶棚、地槽和竖井,所以在这些机房的安装过程中特意请来了我台大修队的一些人员协助铺设这些线路。大家知道,音频线、网线和光缆等都有线轴,这些线在放开时容易保持平顺,同轴缆的线盘中没有轴,要保证平直顺畅的铺设同轴线缆,就要采取一点措施。但在大修队的人员为我们铺设这些同轴缆时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丛四楼到一楼要铺设50条同轴缆,一次放开不容易穿线,当时他们先打开25盘缆,全部将线盘内侧的缆头拉出,当时我提出这样不行,可他们说没问题,但是没拉出20米就无法再进行了,因为每条缆都出了很多的“麻花儿”,25条缆的“麻花儿”放在一起成了一个大“麻团儿”,根本无法穿过容量有限的地槽,更有可能损伤到线芯。后来在我的提议下,将线盘在地上逆着出线方向旋转以便消除“麻花儿”,费了很长时间才将这25条缆基本放顺。在放下一个25条缆时,我们采取了另一种释放“麻花儿”的方法,就是将同轴缆的纸盒打开,从缆盘外圈的缆头开始放,并且从缆盘的左右两侧分别放出同样的圈数,这种方法虽然也很费力费时,但却能有效的防止“麻花儿”的产生,保证放开的缆线平直顺畅。

  二. 排线技巧

  在现代广播的播音、播出系统中,无论是设备配备还是线路结构都比传统广播复杂得多。在这些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线路布局的工艺水平很重要,首先它应以实用和安全为目的,排线整齐、布局合理将给系统安全打下可靠的基础。现在我看到有很多机柜里乱飞线,这是一个陋习,它会给以后的维修检测等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播音播出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线路铺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在我台的主控机房,因为所有节目信号都要在这里汇集播出,特别是连接到分放和塞孔盘机柜上的信号线特别的多,每个机柜上要有几百条,这样多的线,怎样才能保证排线整齐、布局合理,这就要施工人员使用一些排线的技巧,首先是不能怕麻烦(因为它根本就是一件麻烦的事),在放线时就要按照设备在机柜上的上下安装顺序,一批一批的放,并编好号码,然后把接到机柜最上面的设备的信号线平顺的用扎带绑到机架上;依此类推直到把最下面设备的线绑好,这样即能保证绑出的线捆层次分明,(在认真理顺的前提下)也能使得线捆平整顺畅。

  三.焊接的技术技巧

  在系统安装施工中,各种接头的焊接是很重要的,也是保证信号正常传输和安全播音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接头的焊接相对说比较容易,只要将线头处理好(包括缩口、镀锡等),接头焊点镀好锡,焊接时只要做到吃锡饱满,焊接牢固就可以了。但对于特殊的(像跳线端子板、塞孔盘等)设备来说,就相对难焊一些。跳线端子板现在用的比较少,但有时还会用到,象主控将要更新的一播八的播出服务器的输出线就是焊在跳线端子板上的。跳线端子板之所以难焊,是因为它的接线端子多(5*24个端子)且排列密集,而且焊接时信号线还要穿过端子背板的孔。焊接端子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搭焊,就是将信号线按长度需要剪断,剥去绝缘皮,线头镀好锡,然后搭在接线端子上用烙铁点焊。这种方法是容易焊接,缺点是在使用中信号线容易被碰断,且焊好的端子板不美观,因为焊点的线头都是直的。另一种方法是绕焊,就是将信号线比需要的长度长一些剪断,然后在所需要的长度处剥去绝缘皮,再将铜线绕在接线端子上焊接,并使信号线在端子前留下一个小小的弯儿,用这种焊接方法焊出的端子板既美观又牢固,但焊接时要难得多。

  在现代广播的播音播出系统、特别是主控机房,数字化程度比较高,在播出环节中使用的各种传输设备也比较多,所以大多设置有输入、输出塞孔盘,来完成节目信号的汇集、分配、转接、传输和监测。设置塞孔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全播出方面的考虑,一旦主控的播出服务器、矩阵、分放或其它传输设备出现故障,可将输入到塞孔盘的信号直接跳至输出塞孔盘,跳过故障设备以保证播出。

  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塞孔盘大都可以买到成品,而且一般不需要焊接,而是用压金针的插接件来连接。但我们使用的老式的大三芯塞孔盘是用焊接方法来连接的。这种大三芯塞孔盘有多种焊接方法,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的信号传输目的。下面介绍一些塞孔盘的焊接方法:

  方法一:老式的大三芯塞孔盘一般都是双刀单触点(就是每个塞孔都有5个焊点,4个焊接信号线,另一个是地线接点。其中两个信号线接点俗称“刀”,一个长“刀”,一个短“刀”,而每个刀只有一个对应的常闭触点,称为“反接点”或“黑接点”,如果需要可以焊接引出信号线)塞孔,一块塞孔盘有两排塞孔,一般老式大三芯塞孔盘每排24孔,数字塞孔盘每排48孔。我现在说的这种焊接方法是一种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将上下两个塞孔的长“刀”和短“刀”分别做并联连接,并将引入或送出信号的音频线按正、负对应焊接在上排塞孔的短“刀”和长“刀”上,焊好地线(见附图1)。这种焊接方法在使用上也很简单,在节目转播时会经常用到。不同的上排塞孔对应的可以是传输设备送来的转播信号,也可以是连接到直播间调音台或是录音间的录音设备(塞孔间用大三芯连接线进行连接),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下排塞孔主要是用于引出信号进行监听或测试。

  方法二: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插上断下、插下断上”的焊接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将上口(上排塞孔)的两个反接点和下口(下排塞孔)的两个反接点一一对应做并联,然后将某设备的输出(比如说播出服务器的输出信号线)信号线焊接到上口的两个“刀上”,由下口的两个“刀”上引出信号线送到某设备的输入端(比如说二选一的输入端)(见附图2)。这种连接方法在主控设置的输入、输出塞孔盘上使用的很普遍,正如前面谈到的,一旦主控的某个传输设备发生了故障(或是在某种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值班人员可以利用连接线将输入到塞孔盘上口的信号直接跳接到相应的输出塞孔盘的下口,这样就可以跳开故障设备,以最快速度将信号送出,缩短故障时间。但这种焊接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在正常播出时,塞孔盘的上口和下口都不能随便的插入大三芯插头,否则将造成不该发生的“插上断下、插下断上”的结果。

  方法三:“插上不断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