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表演:创作的过程

2012-4-12 03: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1|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演员既要创造出角色的节奏,创造出各场戏的节奏,掌握好整个戏节奏的起伏与变化,又要感受和掌握好整出戏的基本节奏,使自己的表演,使角色的节奏融入总体节奏的格局。

  要掌握好演出的节奏,演员必须使表演富于层次起伏感。演出节奏总谱由导演掌握,演员则须掌握好自己这个角色的旋律及其在戏的开端、发展、转折、高潮、结局中的起伏变化,节奏存在于情节事件中,存在的高与低、前与后、远与近、动与静及快与慢的一系列对比中,还存在于舞台布景及灯光照明的设计及变化中。演员要掌握好节奏的变化与起伏,要抓重点、抓对比、抓动静之停顿、抓浓淡的配置等等。节奏的掌握离不开最高任务、贯串动作,离不开演员与角色的远景,离不开剧场与观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将演员的创作归结为六个主要的过程:

     第一个准备性的过程,即“意志”的过程。演员准备着当前的创作,他开始去熟识诗人的作品,对这部作品发生迷恋或者迫使自己发生迷恋,从而推动起自己的创作才能,就是说,激起自己的创作愿望。

     第二个过程,即“探索”的过程。他在自身中和自身以外探索创作所需的精神材料。

     第三个过程,创作,即“体验”的过程。演员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幻想中创造他所描绘的人物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他应当完全习惯于这种陌生的生活,而把它当做自己的生活。

  第四个过程,即“体现”的过程,演员在别人看得见的情况下为自已创作。

  第五个过程,即“汇流”的过程。演员应当使“体验”过程和“体现”过程结合起来,达到完全汇流的地步。

  这两个过程应当同时进行,它们应当互相推动、互相支持和互相发展。

     第六个过程,即“影响”观众的过程,最后的演出。

  演员既要创造出角色的节奏,创造出各场戏的节奏,掌握好整个戏节奏的起伏与变化,又要感受和掌握好整出戏的基本节奏,使自己的表演,使角色的节奏融入总体节奏的格局。

  艺术表演学和社会表演学这两大板块构成了人类表演学,而这两块都和电影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内涵上来说,人类表演学就是将戏剧艺术中的表演概念扩大到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活动。这样的现场表演和传统表演艺术不一样,社会表演艺术表演的相通之处是,表演者都要通语言、行动来展示,但表演艺术是在舞台上,而社会表演者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用说话、表情、动作来表现。例如,商家向老客户推销、政府对媒体发布新闻、教师给学生讲课。这样的非艺术专业还不少,教师可能是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其他吃“开口饭”的,还有律师、推销员、和政治家等也都是。

  社会表演和艺术表演有诸多不同之处。艺术表演的演区和观众区域界定非常清楚,一般不能随意跨越;而在社会表演中,这个界限就不那么清晰了。艺术表演的表演者绝大多数演的是虚构形象,当然也有介乎两者之间的,很难分清楚是艺术表演还是社会表演,比如电视主持人,尤其是娱乐节目主持人。社会表演者除了会说、会演、会听,更要会倾听;而艺术表演者一旦上了舞台和屏幕,基本上是不听的,也不能随意更改脚本中早就确定的台词。社会表演就有更大的即兴成分,经常要根据对方及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表演;而观众也未必是单纯观众,也常常在表演。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