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镜头设计:美术设计(一)

2012-4-12 03: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89|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不论在一部影片中主要负责影像化工作的是否为导演,视觉计划的开展和执行是由美术设计师(production designer)和他的属下负责。无论何时只要说故事者希望掌控画面的时间和布景,这个创作的班底就十分必要,即使电影素材只是简单的当代事件。电影中场面调度的概念,并非只是在拍摄现实时获得的,它原先是由于剧情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另外也由于电影制作经济上的考虑,而这也是好莱坞片厂制度肇始以来,两个发展与变化的驱动力。

  美工师之所以出现以及日后成为创意和管理方面的主要人员,是开始于默片时代,而当时电影仍深受剧场的影响。美工师在过去最典型的身份,就是场景设计师,而早期的布景,仅止于背景幕布的绘制和一些家具的组合。从舞台背景片进步为搭建的布景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格里菲斯不断改进镜头的多重视点,这种趋势成为必然。但真正挑战格里菲斯和美国电影工业的是意大利电影,虽然它出现的时间甚短,但它使美国电影追随它的制作标准。
两部意大利电影——《暴君焚城记》(Quo Vadis?,1912)和《卡比莉亚》(Cabiria,1914),是当时最具野心、技术亦甚精良的影片。它们都使用完全搭建且精细无比的场景,加上人工的灯光效果以及少数的运动摄影。它们辉煌的成就,使得格里菲斯同期的作品相形见绌,同时也大大拓宽了他的视野,鼓舞他制作出如《贝斯利亚女王》(Judith of Bethulia,1913)、《一个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1915),以及《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等富有创新精神且成熟的影片。

  20世纪10年代中期,电影制作过程中急速复杂化的物质条件,包括搭建场景和更机动的摄影机,使得美工师和摄影师需要进行更密切的合作。美工师发现他们被期望提供的图像幻觉,是取决于摄影机的。他们学会使用部分舞台背景来探索摄影机有限的视阈(视野),并用遮幅拍摄(挡摄)和模型来取代景片。基于需要,美工师也得参与要求运用“新的摄影技巧”的摄影决定,因此使美术设计从舞台向电影过渡。

  由于剧情长片在电影中成为主要的形式,对任何公司而言,生存意味着快速和有效率的制作影片,化整为零、分段拍摄成为普遍的模式。技术人员可能在新建的环球影城、殷士维尔(Inceville)、卡尔弗(Culver)等地的片厂,同时为好几部电影制作道具、布景或服装。跟随19世纪大量生产原则而来的是,工作变得更专业化,制作中每一个层面都成立专门的部门,包括编剧、布景、道具、服装、摄影和剪辑。

  到1915年为止,为一部电影制作的布景、道具和服装会被存放起来留给下一部影片使用,电影制片厂中的各部门,需要更强有效的组织和沟通。而且因为最复杂昂贵和劳力密集的领域,就是和布景相关的事物,所以美工师自然成为负责管理大部分制作过程之合理人选。美工师不像摄影师和导演,他掌握了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是蓝图、概念图和其他部门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模型。同时,格里菲斯和其他精英导演作品中所提示的种种画面处理的可能性,也提高了电影工业中视觉元素的重要性。不断搜寻新人才的电影制片厂,开始招募杂志插画人员和建筑绘图人员进入电影界,为这个羽翼渐丰的美术部门注入新的意念,并协助处理这个观众期待且野心越来越大的电影制作行业。也正是因为美术部门能够主导一部电影制作的计划,使得好莱坞变成了一个成功的梦工厂,在整个默片时代中,生产出无数的剧情长片和短片。

  电影美术部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电影兴起之时。一战期间,德国有几家小型的电影制作公司合并成乌发电影公司(Ufa-Universum Film Aktien Gesellschaft),它是一个具有庞大摄影棚和国家资金赞助的独立的制片厂。这种资助加上位于波茨坦?贝德斯堡 (Potsdam-Badelsberg)的豪华制片厂,使得由德国表现主义和室内剧电影(Kammerspielfilm)推动的技巧和风格创新成为可能。这两种电影运动,一种表现奇幻题材,另一种表现写实的灰暗题材,两者皆属要依靠高度风格化的布景和摄影技巧来表现的阴暗心理题材。乌发电影公司以及它重要的导演、编剧和技术人员——包括卡尔·梅育(Karl Mayer)、卡尔·斯特勒斯(Karl Struss)、弗里茨·朗(Fritz Lang)、茂瑙(F. W. Murnau)、巴布斯特(Pabst)和杜邦(A. E. Dupont)等人,从各层面为20年代的电影设计建立了步调,在运动摄影、主观镜头和多角度的构图等各方面立下典范。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