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第一自我监督第二自我,但这两者从不融合。相反,在演员身上,第一自我对第二自我进行加工和处理,直到它变形,从而逐步形成一个理想的人物形象时为止,一句话,直到他利用自身完成了他的艺术作品时为止。“……第一自我的支配力越强,艺术家就越伟大。理想的境界是:第二自我我们卑贱的肉体,就像一块柔软的粘土,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不同的角色捏出不同的形状来,罗密欧那样的翩翩少年啦;理查三世那样居心狠毒的、才智过人的瘸子啦;或者费加罗那样态度傲慢、无法无天、具有无限把握的狡黯的仆人等等。这祥的演员才是全能的,只要他多少有些适合于各种角色的才能,那他就能够担任任何角色了。唉,叮惜天不从人愿,否则这未免太幸福了。不论肉体如何柔软,脸部如何灵活,也不可能做到使演员随心所欲。”这里谈的是一方面要扩大演员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又要承认演员的局限性。即使前面提到的英国演员“千面人”金纳斯也仅仅是接近这种境界。 演员的艺术就是要解决演员与角色地平衡、生活与表演的平衡。演员在创作中既要体验和表现角色的情感,即所谓进戏,又要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去驾驭这种情感,否则表演将会失控,也不成其为艺术。试想,如果演员缺乏自我控制,以至表演中激动地哭了起来,或笑得忘厂形,竟忘记了念台词,忘厂接戏,忘了导演的要求,或者愤怒起来失控,以至真的去痛打对手,那么表演将终止,表演艺术也随之消失。因此。表演的分寸、表演的魅力、表演的艺术就产生一于这种双重生活、双重人格的微妙的平衡之中口表演的艺术的难度和独特性就在于使两条生活线索:角色的想象生活和演员的创作生活同时地、保持平衡地并进,从而结合成“演员一角色”的统一体形象。 角色中的自我与自我中的角色,掌握好双重人格,过好双奄生活才能解决好演员与角色的矛盾统一。我们说一切表演艺术的创作都要掌握好“角色中的自我,自我中的角色”的辩证统一。 表演创作中所有的形象都离不开具体的演员:张良的董存瑞、自杨的祥林嫂、孙道临的萧洞秋、张瑞芳的李双双、斯琴高娃的虎妞、李纬的盘老五、刘子枫的赵书信等等,而又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演员在艺术创作中必须熟悉和驾驭矛盾的双方一自我与角色。方面了解自我创作的优势、弱点和特点,探索自我的创作路子;另方面是熟悉角色,寻找到自我与每一个角色的桥梁。优秀的舞台演员郑振瑶所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成功地塑造了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三个形象:明大夫(《邻居》)、宋妈(《城南警察》)、金绮纹(《如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演员在创作中找到了通向角色的沟通点和桥梁,将演员自我与形象—角色融为一体口《邻居》中的明大夫离演员较近,距离小,容易抓取。而金格格--一这个清朝皇族出身、没落厂的贵族小姐,应该说离演员相当遥远。但演员却找到角色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我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在那既不敢哭,更不能笑的日子里,我不敢表示丝毫的反抗,忍耐和抑制是我惟一表达感情的方式。但把屈辱吞下去了并不就平静了,内心里有着剧烈的、无法承担的痛苦、矛盾和斗争。正是由于有这种能够相通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使我和角色达到了情感上的交流”,《城南旧事》的宋妈是个土老妈子,而演员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塑造的形象多为知识阶层和大家闺秀。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